界面新闻:你提到基础算力、人工智能、图形学是三项最基础的技术 , 腾讯在这方面有哪些储备和优势?
邓大付:在基础算力这一块 , 我们主要是在布局整个云端的超级架构 , 大规模的算力的集群 , 包括边缘节点也开始进行大规模部署了 。 第二块是在AI方面 , 实际上我们自己也跟AI团队做协同 , 把整个技术往前推动 , 在AI领域 , 腾讯在游戏上的布局是非常多的 。
图形学就更不用说了 。 在好多年前 , 腾讯自研的引擎quick silver就已经用在游戏上了 , 我们现在就已经还在结合一些最新的技术做一些改进 。 虽然很多游戏出于种种考虑都采用商用的引擎去做开发 , 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在自研核心技术方面的投入 。
界面新闻:对于现在的游戏厂商来说 , 哪一项是最难攻克的?
邓大付:其实这三个方面的技术挑战对于全行业来说都有 。 技术本身的深度和难度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和打磨的 。
界面新闻:国内厂商的优势在哪?
我们在应用能力上不比海外厂商差 , 甚至超出海外厂商 , 你可以看到现在很多海外很火的IP都找国内的大厂来做研发 。 比如说在AI领域的应用上 , 国内头部厂商比海外也走得更前 。
但是也能看到 , 海外厂商在传统的工业化能力上比我们强很多的 , 我们内部也在讨论说有没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 我觉得有两块都是必须要补上的 , 一个是智能化 , 一个是工业化 。 因为没有工业化的话 , 做智能化的基础也会更薄弱一些 。
第二个可能是要有更多有社会价值的项目的探索 , 不要完全局限在商业化的产品里面 。 比如数字城市 , 还有一些和智慧教育相关的探索 。
界面新闻:腾讯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强调工业化 , 对于研发部门来说 , 我们目前有什么可以落地的成果?
邓大付:我们工业化、智能化的工具已经在游戏工作室广泛落地了 , 后面会陆续地把一些东西开放出来 。
界面新闻:有没有一个大概预期 , 多久能够看到集大成的这种工业化产品出现?
邓大付:集大成的工业化产品还是需要一代一代往前迭代的 , 我们希望未来5-10年 , 或者说更快地3-5年去逐步逼近心目中的一个理想状况 。 我们希望在不同的技术点和产品当中逐步突破 , 把这些东西沉淀到工业化的管线里面来 。
界面新闻:其实我们刚刚讲的算是底层技术 , 关于这个超级数字场景 , 整个技术体系其实是非常庞大的 , 这其中腾讯自己会做哪些 , 交给生态伙伴做的又是哪些?
邓大付:首先我觉得 , 一个原则是我们擅长的自己做 , 比如说AI , 还有图形技术也是必须自己做的;不擅长的交给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做 。 第二个原则是 , 如果我们当前不擅长一个技术 , 但认为它是未来重要核心逻辑里的重要技术 , 那也可能一边合作 , 一边自己投入力量去做研发 , 比如说游戏引擎这一块 。
推荐阅读
- 苏宁|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 苏宁易购绿色物流再上新台阶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IT|新航空图像拍摄系统Microballoon:可重复使用且成本更低
- Microsoft|微软推Viva Insights插件 定时邮件可根据时区推荐发送时间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