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天英雄征寰宇——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三 )


初次接触离心机训练 , 她感到既陌生又恐惧 。 游乐场惊险刺激的过山车 , 过载只不过是自身体重的两三倍 , 而航天员的超重训练 , 承受的压力要达到自身体重的8倍 。 每次训练 , 随着过载的增强和过载受力方向的变化 , 王亚平的脸部肌肉会因为强大的牵引力而严重变形 , 眼泪控制不住不断地向外流 。 短短几十秒的训练时间 , 每次都像几个小时一样令人难熬 。 但她从不去按下手边那个红色的暂停按键 。

中国|飞天英雄征寰宇——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文章图片

航天员王亚平进行水下出舱训练(3月8日摄) 。 新华社发(徐部 摄)
出舱活动水下训练中 , 她在10米深的水下 , 克服水的阻力和服装40千帕的压力 , 不断调整身体姿态 , 完成攀爬、操作等各种动作 , 一练就是五六个小时 , 饿了只能忍着 , 痒了痛了也没法挠 。 男航天员在水下坚持多久 , 王亚平同样在水下坚持多久 。
在太空 , 身着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行动和操作主要靠上肢 , 对于将要执行出舱任务的王亚平来说 , 如何增强上肢力量?一个字 , “练” 。
抓握铅球、俯卧撑、举杠铃……终于 , 王亚平将胳膊练出了肌肉块 。 那天 , 她高兴坏了:“胳膊变粗了 , 说明我的肌肉力量增强了 。 ”
2013年 , 王亚平入选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 , 6月11日17时38分搭乘神舟十号飞船首次飞向太空 。 或许正是有了充分训练准备 , 进入太空的第一个晚上 , 她一觉居然睡了11个小时 。
根据任务安排 , 她还在飞行中为全国8万余所学校的6000多万名学生进行太空授课 。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教育应用类任务 , 是一次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的科普直播活动 。
6月20日 , 在远离地球400公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 , 身着蔚蓝色舱内工作服的王亚平向摄像机镜头缓缓飘来 , 在大约40分钟内顺利进行了质量测量演示、单摆运动演示、陀螺演示、水球演示、水膜演示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 , 并通过天地连线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
活动即将结束时 , 王亚平说:“飞天梦永不失重 , 科学梦张力无限 。 ”这句话也在众多学生心中播下了追寻梦想、追求科学的种子 , 激励他们投入到探索太空的宏伟事业中来 。
一个名叫王楠的高中生因此坚定了选择航天的信念 , 现在如愿成为一名航天工作者 。 她说:“‘太空教师’王亚平一直是我追梦路上的光 。 ”
2021年的金秋 , 王亚平将作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再飞太空 , 将成为进入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航天员 , 也将是中国首位实施舱外活动的女航天员 。
“如果说第一次飞行更多的是新鲜和好奇 , 那么第二次飞行 , 我觉得更多的则是期待和享受 。 ”王亚平对采访人员说 , 她期待再次飞上太空去享受失重环境下那种神奇美妙的感觉 , 期待着能够在我们自己的空间站里迎新年、过除夕 , 期待着到舱外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太空 , 也期待着能够再一次带着孩子们的眼睛去触碰梦想、开启新的探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