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亚平重返太空:女性能顶的,可能不止半边天( 三 )


现在 , 科学界的普遍认识是 , 两性在太空中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并无明显差异 。 这是有大量飞行数据支持的科学结论 。 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也遵循了基本一致的标准 。 女性能顶半边天 , 这已经成为共识 。
但同时 , 我们也必须承认两性确实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只有女性参与太空飞行 , 科学家才有机会去研究这种差异 。 这是女性参与太空飞行的一个重要理由 。 对于人类大规模进入太空、甚至未来的火星移民都具有重大意义 。
当然 , 针对女性的航天医学研究眼下仍然很初步 , 还需要更多的女性飞行来支持这项研究 。 不过 , 有一件事情已经很清楚 , 那就是太空飞行对女性的周期性生理现象并无显著影响 , 过去人们对失重会阻碍血液流动的担忧是多余的 。 通过适当的措施 , 它不会对女性在太空工作生活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 此外 , 多名女宇航员在飞行归来后都生下了健康的孩子 , 证明太空飞行不会影响生育 。 这些都为女性更多地参与太空飞行扫除了重大障碍 。

中国|王亚平重返太空:女性能顶的,可能不止半边天
文章图片

【中国|王亚平重返太空:女性能顶的,可能不止半边天】王亚平的太空课堂
除了支持医学研究 , 女性参与太空飞行还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女性的很多生理心理特征能在太空中发挥优势 , 和男性航天员形成互补作用 。 比如女性的细心、对团队情绪和心理变化的敏感度 , 紧急情况时更持久的耐力等等 。
·女性的亲和力和两性互相欣赏及互补 , 能提高工作效率 , 改善人际关系 。 俗话说 , 男女搭配 , 干活不累 。 在狭窄空间中长期生活 , 心理稳定非常重要 , 女性的参与能起到重要作用 。
·女性太空飞行有更高的公众关注度 。 这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吸引年轻一代投身航天事业、激励女性进入科技行业 , 都会产生正面的社会效应 。
如果我们看得更远 , 着眼于让人类成为多星球文明 , 就必须考虑长达数年的行星际旅行 。 这时候 , 女性毫无疑问更是不可或缺的 。 2019年7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出了很有意思的观点 , 该作者认为在人类向其他星球扩展时 , 女性比男性更有优势 , 未来火星移民的飞船甚至可能是全女性的 。 他的依据是:
·女性体型更小 。 不仅自身重量少 , 消耗也更少 , 排放的废弃物也少 。 研究表明 , 女性平均每日所需卡路里比男性少15-25% , 而同样活动消耗的卡路里有时只需要男性的一半 。 对于火星移民这样的长途旅程来说 , 全女性机组的飞船可以少带可观的氧气、水、食物、衣物等各种资源 , 而用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能量消耗也更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