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成功对接!“太空三人组”空间站里过春节】自4月份以来 , 我国已成功实施了空间站建造任务的5次发射 , 其中包括被称为“太空母港”的天和核心舱 , 派出两位“太空快递小哥”派送物资 , 安排两批共6名航天员“出差”外太空 。 后续 , 我国还将实施2次空间站舱段的发射、以及多艘飞船的发射任务 。
要想搭建起“太空城堡” , 被称为“太空之吻”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至关重要 , 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下称“八院”)研制的对接机构则是实现对接的核心 。
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介绍 , 在我国空间站任务中 , 所有对接机构(包括天和核心舱在内的3个舱段与后续每一艘飞船的对接机构)都是由八院研制 。
从2011年首次亮相至今 , “太空之吻”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 。 十年间 , 我国共成功实施15次(含神13)精准可靠对接 , 经历了从无人到有人、从自动到手控、从几天到6.5小时、从轴向对接到径向对接 。
神舟八号以来5艘飞船与目标都是轴向对接 , 而径向与轴向的夹角呈90度 。 此次神舟十三号首次完成与49吨级的空间站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 , 我国空间站首次组成“T”字构型 。 与以往历次任务中的轴向对接相比 , 径向对接的初始条件更加苛刻 , 如何确保实现90度的“稳” , 成为研制团队的重要任务 。
在发射神舟十三号前 , 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分别停靠核心舱的前向端口和后向端口 。
这样的布局是为了满足神舟十三号径向交会对接时的组合体姿态控制要求 , 对接机构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对接偏心长度变大的可能 。 为此 , 八院805所对接机构分系统通过全面分析对接工况 , 在增加可控阻尼器的基础上 , 配合总体完成任务规划 , 并开展了31个工况的捕获缓冲试验 , 仅单项极偏差工况就达到24次 。 可有效消除对接机构与多构型、变吨位、大偏心对接目标的捕获、缓冲、连接适应性风险 , 确保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径向稳妥可靠对接 。
值得注意的是 , 因为神舟十三号在径向对接口停靠 , 帆板将长期被空间站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和大柱段舱体遮挡 , 导致载人飞船在光照区供电能力受到影响 , 需要空间站为飞船并网供电 。 轨道舱配电器为了满足长期停靠最大并网供电能力需达到1400w的要求 , 进行多项适应性更改 。 八院805所的设计师对内部器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均进行了大范围调整 , 并通过鉴定级力学试验、热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 , 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期间 , 还开展了空间站并网供电试验 , 证明未来神舟十三号将可通过这条并网专线获取需要的电能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硬件|日本要在十年内量产2nm?
- 末端|菜鸟发布2022物流科技十大趋势报告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Top10|2021最受年轻人关注的十大人物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建设|数据赋能业务,数梦工场助力湖北省智慧应急“十四五”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