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测|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火箭不仅有“备份”,还有“同胞兄弟”( 三 )


卫星寿命受到了影响
如何让中国航天员
不再承受这样的痛苦
和消除火箭飞行失败的隐患
火箭院人决心解决这一世界难题
经过半年多的调查、分析、计算等
试验人员最终得出结论:
问题出在火箭产生了POGO振动
找到问题根源之后
火箭院研制团队进行了改进
“神舟六号”发射时
振动量级和振动时间都减小了
航天员的反映是振动轻多了
“轻多了”意味着研究方向是对的
可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研制团队继续优化设计
“神舟七号” 发射后
航天员聂海胜的反馈是:
“我们乘坐的火箭非常舒适
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短短的一句话
意味着共振难题已被攻克
火箭发射前也要“瞄准”
火箭精准入轨
发射前瞄准至关重要
瞄准是为了让火箭
找准定位、瞄准射向
瞄准人员就像火箭的军训“教官”
一遍遍修正瞄准参数
只为火箭以最好状态将飞船送入太空

遥测|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火箭不仅有“备份”,还有“同胞兄弟”
文章图片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塔架旁
有一座方方正正的小房子
距离发射塔架约150米
正是火箭的瞄准间
都说火箭发射
“失之毫厘 , 谬以千里”
这里就是火箭校毫厘之微
蓄千里之力的地方
火箭瞄准分为粗瞄和精瞄
几乎贯穿火箭在发射区的全流程
转场后 , 火箭的瞄准通常称为粗瞄
进入发射日直至发射
火箭的瞄准通常称为精瞄
首次“粗瞄”在火箭之后
此时火箭扛着数吨重的载荷
走了近1.5公里的路
刚刚在发射塔架旁站稳脚
粗瞄的首要任务
就是为火箭正身姿、找定位
全系统发射演练、紧急关机总检查……
每个关键环节之后
火箭都要瞄准
负责瞄准的“教官”们
一点点修正火箭站姿偏差
直到它进入执行任务的状态
成为一名真正征战太空的“战士”

遥测|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火箭不仅有“备份”,还有“同胞兄弟”
文章图片

距离发射越近
瞄准就越谨慎
从发射前6小时起
精瞄工作高密度展开
瞄准人员精力高度集中
一遍遍纠正瞄准参数
发射前5小时的瞄准参数
会成为最终的瞄准结果
与火箭弹道等数据一起
装订进火箭控制系统计算机
指导火箭执行发射任务

遥测|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火箭不仅有“备份”,还有“同胞兄弟”
文章图片

虽然发射前5小时瞄准诸元已确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