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号|“羲和”追日 这些高科技将让它的“首拍”超精超稳( 三 )
首次实现
卫星大功率、高可靠、高效无线能源传输
载荷舱和平台舱处于非接触状态 , 传统的供电方式无法满足能源传输需求 。 如何解决载荷舱的能源获取问题?又该怎样实现整星的能源分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以下简称811所)研制团队经过多番论证与比对 , 提出了磁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 首次在卫星上实现大功率、高可靠、高效无线能源传输技术的应用 。
“从能量输入到能量输出 , 整个链路的综合转换效率达到80%以上 , 在磁场耦合部分 , 磁传输效率达95%以上 , 实现了高效低热耗的能量传输 。 该技术的应用 , 让星上无线能源传输技术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 并为其他型号无线能源传输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811所“羲和号”无线传输子系统主任设计师张俊亭说 。
根据卫星在轨对能源不间断的需求、卫星工作状态及轨道光照等特点 , 811所研制人员对卫星电源系统的“大脑”电源控制器也进行了升级 。
811所“羲和号”电源子系统主任设计师周成召说:“团队将原来分散的能量收集、储存、控制与分配管理模式 , 升级为一体化的智能管理模式 , 解决了平台舱和载荷舱联合供电、分舱供电及太空中能源传输技术难题 , 在为载荷舱提供源源不断能量的同时 , 大大提升了在轨故障的处置及应变能力 , 为卫星在轨寿命提供了保证 。 ”
此外 , 卫星采用激光通信和微波通信两种“互为备份”的无线通信方式 , 在两舱之间架起5G高速通信通道 , 进一步提升了舱间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下架|APK Installer 和 WSATools 同时躺枪:冒牌应用登陆微软应用商店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