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天文系蔡峥副教授所领导的项目 , 利用国际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 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卡塔玛沙漠中的ALMA毫米波阵列 , 对“宇宙早期重元素起源”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 清华大学利用ALMA对准了位于宇宙早期 , 宇宙学红移为6.04处的类星体J2054-0005光谱中的一个氧吸收体(距今125亿光年) 。 在进行了仔细地数据分析和处理后 , 团队发现一个候选星系 , 此候选星系与氧吸收体的距离约6万光年 。 这个星系的光度达到了太阳光度的1亿倍 , 该星系暗物质晕总质量达到4千亿个太阳质量 。 团队进一步将这个星系与国际上流行的宇宙学数值模拟理论进行了对比 , 令人惊讶的是 , 这次所发现的星系 , 要比理论预言的重1-2个数量级 。 这一观测清晰地表明 , 大质量星系的活动对早期宇宙的元素增丰可能比之前理论预言得重要得多 。 该文结果为宇宙早期重元素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见解 , 为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观测挑战 。
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2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 。 该工作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清华大学实验室处、科研院等的支持 。 文章通讯作者为蔡峥副教授 , 第一作者为天文系2019级博士生吴昀荆 。 合作单位包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德国莱布尼茨波茨坦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 , 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1-01471-4
推荐阅读
- 载体|可储氢的“纳米巧克力”结构创建
- 油污|纳米涂层的电子烟咪头防水防尘防油污的应用
- 微处理器|碳纳米管“变身”超微型晶体管 宽度仅为人类头发丝的1/25000
- 磁场|利用磁场任意切换纳米激光器的状态
- 电机|1799元,小米米家波轮洗衣机尊享版10kg:纳米银离子除菌率96%
- TSMC|台积电将于明年四季度量产3纳米芯片
- 传播效应|DARPA选择伊庇鲁斯公司开发快速计算电磁传播效应的软件
- 产品|字节入局音乐流媒体,“算法推荐”会带来新“鲶鱼效应”吗?
- 技术|《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碳排放及锁定效应》报告发布
- 技术|3D打印纳米磁铁揭示磁场中的图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