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采访人员 | 佘晓晨“随着云网端技术进一步融合 , 未来无论企业或个人 , 计算将进一步向云上迁移 。 ”10月19日 , 在2021云栖大会上 ,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发表演讲 。
张建锋提到 , 一个以云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体系结构正在形成 , 而这个全新的体系正在三个层次演进:首先在基础设施层 , 云向下定义硬件 , 自研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 , 建设云为核心的硬件体系;其次 , 核心软件基于云来重构 , 开源社区成为创新中心 , 并催生低代码等新的开发方式 , 让云更易用;最后在应用层 , 未来随着5G网络发展 , 计算和数据加速向云上迁移 , 催生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 。
在传统IT时代 , 开源软件只是大型商业软件的补充 , 但云计算出现之后 , 开源变得标准化 。 近年来 , 云原生技术的创新大多来自开源社区 , 例如容器改变了传统的应用架构 , 并成为行业标准 。 在此之上 , 基于云的软件开发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
张建锋认为 , 大型软件向系统软件转变 , 应用软件让企业自己开发 。 大型商业软件不仅意味着高昂的成本、还面临漫长的咨询和实施周期 , 但低代码不一样 , 任何业务人员、哪怕不懂代码 , 也可以搭建自己的应用 , 加快创新速度 。
他也提到 , 基于钉钉的低代码开发是一种新的开源模式 。 钉钉上的低代码开发应用8个月增长了86万 。 如此“大爆发”正是因为打破了应用开发的封闭环境 , 让开发者从企业专业的IT人员逐步走向个人 , 开发成本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 就阿里自身而言 , 目前阿里业务100%跑在公共云上 , 并且实现应用100%云原生化 。
张建锋提到 , 就像最早有了电 , 后来有了电网 , 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 , 出现了丰富的电器 ,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 云经历了第一和第二阶段 , 类比就像出现了电和电网 , 传统IT被云取代 , 但真正的改变还没到来 。
他认为 , 目前我们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 未来将出现无数的云上新物种 。 举例而言 , 云、网、端的深度融合 , 已经催生出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 。 例如阿里巴巴发布的“无影” , 它仅有名片大小 , 适配所有屏幕 , 连上阿里云就是一台超级电脑 。
【阿里云|快看|阿里云总裁张建锋:云、网、端的深度融合催生新物种,新型计算体系结构正在形成】对于未来“云”的形态 , 张建锋认为 , “未来所有数据都将在云上 , 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设备、有多少设备 , 每个人、每个企业在云上有一个专属空间 , 所有的计算负载可能都在云上发生 。 未来 , 端的形态将变得更轻薄、更友好 , 以满足随时随地的创新 。 ”
推荐阅读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广西云|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平台|[原]蚂蚁集团SOFAStack:新一代分布式云PaaS平台,打造企业上云新体验
- Tencent|继百度网盘后腾讯微云也已解除限速 不用单独下载App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 榜首|[原]K8s稳居容器榜首,Docker冲顶技术热词,微服务应用热度不减,2021云原生开发者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