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之所以阿里巴巴在云计算领域重兵投入 , 我们前赴后继的努力 , 包括我们过去几年 , 每年基于整个云计算领域的成果 , 都希望能够解决科学自立自强的问题、解决科学深层次的问题 , 从智能化走向软件 , 走向硬件 , 最后能够形成一个多维融合的生态 。
尽管阿里云起源是2009年 , 当时我们看到随着电商井喷式的发展 , 支付笔数越来越多 , 必须要解决我们的技术自主可控问题 , 成本效率的问题 , 在这上面 , 我们诞生了阿里云 ,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 我们看到在整个云的发展过程当中 , 在整个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 , 在智能化领域 , 都跟产业的结合开始高度相关 。
我非常同意刚才有一位嘉宾的分享 , 当我们讨论AI的时候 , 我们最需要的是交叉跨学科的人才——AI和制药的结合、AI和地球研究的结合、AI和广义科学的结合 , 方方面面 , 360行都需要AI 。 而这个时候 , 这些个性化的问题 , 只有在深入的产业视角 , 运用我们的技术、运用我们的智能能力 , 才能解决好 。
伴随我们进入的深度 , 阿里越来越发觉 , 与其只解决自身问题 , 不如跳开我们自身的业务 , 原有的赛道 , 去看什么是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 什么是整个社会基础的生产力 , 这也是我们定义云计算为社会基础的生产力 , 并且在中间大力投入研发的非常重要的考虑目标 。 通用性和基础性 , 最后包括普惠性 , 是整个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思考模式 。
今天看到 , 无论在智能化 , 还是软件、硬件研发的过程中 , 我们跟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 , 形成了中国在整个数字经济领域的新景象 。 但是我特别想说 , 面对未来 , 我们特别需要把我们的数字经济、数字科技的产业生态更好去打造、更好的去努力 。 尽管今天阿里从技术上 , 在各个领域都有布局 , 都有投入 , 但非常重要的是在每个领域 , 我们始终认为 , 开放、合作的生态是整个生产力发展的源泉 , 只有面向全球、面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合作伙伴一起 , 共同努力 , 才能够打造整个生态的繁荣 , 才能实现以“一云多芯”为代表 , 以软件被集成为代表 , 的一个广义的生态系统 。 这才是整个中国走向数字经济 , 走向数字科技驱动的基本生产力 , 这是最重要的保证 。
对整个科技发展来讲 , 阿里的思考 , 一方面是做深我们的技术 , 能够真正解决通用性的问题 , 解决普适性问题 。 另一方面 , 我们在这中间的思考 , 绝对不只是解决通用性、普适性的商业问题 。 我们也始终把社会责任、社会担当、社会价值的创造 , 始终放在我们的问题思考面上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我们去探讨今天除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商业、产业进步以外的方方面面 , 能够做的探索 , 这也是近年来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 。
推荐阅读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广西云|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平台|[原]蚂蚁集团SOFAStack:新一代分布式云PaaS平台,打造企业上云新体验
- Tencent|继百度网盘后腾讯微云也已解除限速 不用单独下载App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 榜首|[原]K8s稳居容器榜首,Docker冲顶技术热词,微服务应用热度不减,2021云原生开发者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