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 ,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航空航天和采矿工程师正在制定一项计划 , 利用自动机器人群和新的挖掘技术来收获月球的资源 , 推进自动机器人的太空挖矿法 。
在人类是否该找寻地球之外的新归宿这一问题上 , 众说纷纭 。 但清晰的是 , 人类的想象力在外太空的延展上越发辽阔 。
文章图片
图源:zhihu
01 越挖越高 , 太空矿产价值有多高?
美国一家专门做小行星矿产及其价值评估的网站Asterank曾对太空小行星做过一系列“估价”:
依靠现在所能掌握的信息推算 , 太阳系中普通的241 Germania小行星 , 拥有的矿产资源总价接近100万亿美元 , 超了全世界的GDP总量 。 据估测 , 太阳系内小行星中 , 拥有最低矿产资源的估价也过万亿美元;而太空里 , 估价超过100万亿美元的小行星 , 有711个 。
《太空资源的勘探与利用》一书中也做过推算:一颗直径一公里的小行星 , 重量差不多是20亿吨 , 可能会含有3千万吨镍、150万吨钴和7500吨铂 , 而这种规模的小行星在太阳系中差不多有100万颗 。
对于挖矿行家来说 , 想到只要一抬头 , 不知多少近地小行星未被开垦 , 简直是种望尘莫及的勾引 。
文章图片
图源:Google
02 太空矿产怎么挖?
太空采矿有两种方法:
直接去比较大的小行星(几百米直径、甚至几公里直径的小行星) , 在小行星低重力环境下开采重金属 , 也就是小行星挖矿 。
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 直接把它“带回来” , 比如拉到地球同步轨道上 , 或者在地月协同情况下进行开采 , 为地球所用 。
相对来说 , 第2种方法的成本低很多 。 十米以下直径的小行星 , 即便是拉近了地球大气层 , 也不会有安全隐患 , 看起来就像巨大的流星划过天际 。
文章图片
图源:NASA
03 挖矿先行者们 , “星际迷航”
Planetary Resources , 行星资源公司 , 绝对是太空挖矿领域里的先行者 。
2012年4月24日在美国西雅图成立 , 总部位于华盛顿州Redmond市 , 创始人是在航天领域有着多年经验的亿万富翁Eric Anderson和奇点大学联合创始人Peter Diamandis 。
其背后的投资团队很豪华 , 包括谷歌创始人Larry Page、谷歌前CEO Eric Schmidt、最近超火的维珍集团的Richard Branson、以及国内大佬腾讯CEO马化腾等 , 大导演James Cameron是顾问 。
但是实现太空挖矿技术 ,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骨感 。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the|福奇:美国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可能在1月底达到顶峰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