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清华最甜女教授冲上热搜!毕业康奈尔的她被哈佛抢着要,却毅然回国任教( 三 )


在采访中 , 赵慧婵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时 , 都是一脸淡定 , 唯有说到获评清华大学第十七届“良师益友”时 , 她露出了害羞又骄傲的小表情 , “这个是学生投票投出来的 , 几千个学生投票 。 ”
或许这离不开留学带给她的最大影响——“我的指导风格 , 就是几位导师的‘合体’ 。 没有人是天生的导师 , 都是跟着自己的导师去学 。 ”
对待教学 , 赵慧婵投入了大量心力 。 每次课程三小节 , 针对每一小节 , 她都会用一天的时间去备课 。
每天晚上十二点 , 她都会准时回复学生们当天的报告 , 这样他们第二天早上就能看到老师的评语 , 及时进行调整 。
但“佛系”如她 , 从不要求学生们快速地产出成果:“一个学生的科研进度进行到哪 , 什么时候可以整理成果发表论文 , 最后往往都比我们预期的更慢、更晚 。 焦虑的传递到我这为止即可 , 不能去过度push学生 。 ”
显然 , 现在的她 , 也成了自己当年那位“人见人爱 , 花见花开”的导师 。
而这100万元的青橙奖奖金 , 赵慧婵最想做的却是“扩大实验室面积 , 让学生有更宽敞的地方做实验 。 ”
上天给了她美貌 , 她却要用才华证明自己 。
即便已经做到了人类科研的尖端 , 却永远保持赤子之心 。
强大且谦虚 , 这就是当代中国知识女性 。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转载:INSIGHT视界、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DeepTech深科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