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赤道附近下冰雹背后的真相


冰雹|赤道附近下冰雹背后的真相
本文图片

前一阵子 , 据多家媒体报道 , 位于赤道附近的非洲中部国家喀麦隆 , 下“雪”了 。 这个消息一出现 , 瞬间成了热门话题 , “赤道变两极”、“地球乱套了”等言论四起 。 从相关报道和视频中可以看到 , 这里的人们穿着短袖 , 打起了“雪”仗 , 场面十分欢乐 。
赤道下“雪” , 那岂不是冰火两重天?
(图:FA Weather/Youtube)

冰雹|赤道附近下冰雹背后的真相
本文图片

 
不过 , 喀麦隆的天气专家、交通运输部部长欧内斯特·恩加勒随后在社交平台发文证实 , 此次发生在本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巴纳市)的并非所谓“降雪” , 而是源于局地强对流天气所形成的冰雹 。
 
在天气学上 , 本次冰雹可以被认为是软雹 , 也可称为霰[xiàn] 。 由于近地面的较高温度以及较强上升气流 , 使得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形成质地较软的软雹 , 而非雪花 。 在视觉上 , 冰雹是半透明 , 而霰一般是不透明的 。 这也是此次天气事件被误解成降雪的原因 。
形态和结构上都和雪花及冰雹不同
但是聚集之后 , 远看就很像积雪了
(图:壹图网)

冰雹|赤道附近下冰雹背后的真相
本文图片

 
不过 , 巴纳市市长桑加表示 , 对于年平均气温为24℃至28℃的喀麦隆 , 出现冰雹或霰的情况也并不常见 。 那么 , 赤道地区会出现降雪吗?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是否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呢?
喀麦隆以及本次下冰雹的巴纳市所在

冰雹|赤道附近下冰雹背后的真相
本文图片

赤道真的会下雪
雪 , 作为一种常见的降水形式 , 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较为寒冷的高纬度地区而非纬度较低、较为炎热的赤道地区 。 实际上 , 降雪的形成地并非像很多人想象得那样苛刻 。 降雪只是普通的水循环发生过程 。
从全球积雪覆盖变化上看
【冰雹|赤道附近下冰雹背后的真相】虽然非洲的积雪面积极其不明显 , 但也还是有的!
(图:NASA)

冰雹|赤道附近下冰雹背后的真相
本文图片

水从潮湿的地表蒸发到空中 , 再以雨、雪、冰雹等形态降落 , 经过地表以及有机体的作用 , 重新回到海洋之中 , 最终形成全球水循环 。 而降雪的发生就是从天空中的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水 , 常呈雪花形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