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前一阵子 , 据多家媒体报道 , 位于赤道附近的非洲中部国家喀麦隆 , 下“雪”了 。 这个消息一出现 , 瞬间成了热门话题 , “赤道变两极”、“地球乱套了”等言论四起 。 从相关报道和视频中可以看到 , 这里的人们穿着短袖 , 打起了“雪”仗 , 场面十分欢乐 。
赤道下“雪” , 那岂不是冰火两重天?
(图:FA Weather/Youtube)
本文图片
不过 , 喀麦隆的天气专家、交通运输部部长欧内斯特·恩加勒随后在社交平台发文证实 , 此次发生在本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巴纳市)的并非所谓“降雪” , 而是源于局地强对流天气所形成的冰雹 。
在天气学上 , 本次冰雹可以被认为是软雹 , 也可称为霰[xiàn] 。 由于近地面的较高温度以及较强上升气流 , 使得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形成质地较软的软雹 , 而非雪花 。 在视觉上 , 冰雹是半透明 , 而霰一般是不透明的 。 这也是此次天气事件被误解成降雪的原因 。
形态和结构上都和雪花及冰雹不同
但是聚集之后 , 远看就很像积雪了
(图:壹图网)
本文图片
不过 , 巴纳市市长桑加表示 , 对于年平均气温为24℃至28℃的喀麦隆 , 出现冰雹或霰的情况也并不常见 。 那么 , 赤道地区会出现降雪吗?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是否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呢?
喀麦隆以及本次下冰雹的巴纳市所在
本文图片
赤道真的会下雪
雪 , 作为一种常见的降水形式 , 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较为寒冷的高纬度地区而非纬度较低、较为炎热的赤道地区 。 实际上 , 降雪的形成地并非像很多人想象得那样苛刻 。 降雪只是普通的水循环发生过程 。
从全球积雪覆盖变化上看
【冰雹|赤道附近下冰雹背后的真相】虽然非洲的积雪面积极其不明显 , 但也还是有的!
(图:NASA)
本文图片
水从潮湿的地表蒸发到空中 , 再以雨、雪、冰雹等形态降落 , 经过地表以及有机体的作用 , 重新回到海洋之中 , 最终形成全球水循环 。 而降雪的发生就是从天空中的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水 , 常呈雪花形态 。
推荐阅读
- IT|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
- Panasonic|松下正在特斯拉内华达超级工厂附近建新园区 明年春季投入运营
- 导航|“附近将有消防车经过,请注意让行”!导航地图上新功能
- Google|Google新增多项COVID-19功能:帮用户快速找到附近检测点和接种点
- 穿越|人类探测器首次触摸太阳画面:无数“冰雹”迎面砸来
- 画面|人类探测器首次触摸太阳画面:无数“冰雹”迎面砸来
- Microsoft|微软Bing带来改进 使搜索当地和附近商店的商品变得更加容易
- Apple|iOS 15.2增加扫描附近AirTags的选项 并支持Find My的物品
- 功能|10万线下店11.11接入“附近”功能,京东APP成线上线下消费超级入口
- 电子商务|京东11.11上线“附近”频道 10万线下门店接入“小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