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优腾学不成奈飞:土壤和策略各有不同( 二 )


2007年1月 , 奈飞上线流媒体服务 。 这一战略 , 和Youtube当时的风靡以及最终被谷歌收购关系很大 。 当奈飞的网站上出现1000部电影时 , 它中国的同行们多数还未诞生 , 只有优酷靠着播客概念以及和Youtube相似的发音完成了千万美金级别的融资 。
在几年时间内 , 奈飞在思考的 , 都是怎样把流媒体从DVD租赁业务中独立出来 , 自成商业模式 。 其中 , 还曾因改变过于激进 , 引发过用户的一次集体退订行为 。 从传统业务中继承的两项优势 , 使得奈飞不至被当时已推出流媒体服务的亚马逊和Hulu立马打趴 。 那就是精准的用户和他们的观影数据 。
奈飞决定做自制的原因和爱优腾纷纷开启自制时代的原因并无不同 。 其中最重要一点 , 是高额的版权采购费用以及并不确定的授权政策 。 2010年 , 奈飞已逐渐获得一些知名影业和电视台的版权 , 在当年8月还和派拉蒙、狮门、米高梅达成了内容协议 , 这也使得奈飞每年要多花上2亿美金 。
此时 , 爱奇艺已经诞生 。 它很快在一年后加入了优酷发起的版权大战 , 花5000万拿到了某古装剧独家版权 。 龚宇在回顾往事时提到 , 那两年 , 买内容的资金超过预算3倍以上 。
奈飞面临的问题还有 , 因为竞争 , 版权经常被撬走 。 2012年9月 , 在和有线电视公司Epix签订最初两年独家协议后不久 , Epix就转而和亚马逊合作了 。 这意味着007系列无法继续在奈飞播出 。
这个故事和爱奇艺开启自制时代前的一次遭遇很像 , 芒果TV在平台上某亲子节目开播前 , 宣布和360影视达成首播合作 , 这引起了爱奇艺的愤慨 , 它认为这完全无视了双方上一年的合作约定 , 属侵权行为 。

|爱优腾学不成奈飞:土壤和策略各有不同
文章图片
图2/4

奈飞和爱优腾在商业模式上的差异此时开始显现 。 奈飞是付费模式 , 爱奇艺早期主要靠广告赚钱 , 上线不到两年有了1.98亿用户 。
仅靠用户付费单一商业模式 , 对奈飞来说 , 开发自制剧的需求更为急切 。 很明显 , 如果你只是一个播放器 , 将永远受人摆布 。 而如果电视台自己开发流媒体 , 那你就会被甩得更远 。
尽管在和迪士尼合作7年之后 , 它才上线了自己的Disney+ , 但迪士尼的流媒体一出道就是明星 。 上线不到3个月 , 已有2860万用户 。
对独家内容的急切 , 一定程度解释了 , 为什么奈飞在面对《纸牌屋》的创作团队时 , 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拿出1亿美金 , 免拍当时电视台要的试播集 , 一次性订购了两季 。
要到两年后 , 中国在线视频行业才开启真正的自制时代 。 在过渡期 , 最吸引用户的还是些小成本网剧、喜剧 , 或自制综艺 。 2013年《纸牌屋》大热时 , 优酷上线一部迷你喜剧 , 一个名为王大锤的人物在中文互联网红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