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纪录片《科赫和巴斯德:微生物王国的双峰对决》海报 。
【路易·巴斯德|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微生物?人类与病原体的交锋】1931年 , 具有超强放大功能的电子显微镜的发明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 。 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的确很小 , 根本不是活着的细菌 , 而是“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生命体”(not-quite-alive)的病毒 。 虽然它们是处在生命体世界之前沿的非生命体 , 但是病毒的发现扩大了微生物的范畴 , 也进一步定义并支撑了微生物病原学说 。
当微生物被甄别为敌人后 ,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就会专注于将其消灭
巴斯德的疫苗的确是一个奇迹 , 但却不足以制服病魔 。 这些疫苗事实上没有也不可能杀死微生物 。 它们只能给人类提供免疫 。 当微生物被甄别为敌人后 ,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就会专注于将其消灭 。 自然本身也蕴藏着消灭这些致病菌的丰富宝藏 。
苏格兰一位医生才华横溢 , 同时也以工作杂乱无章而闻名 。 1928年 , 他急匆匆地离开了他在伦敦圣玛丽医院那间凌乱不堪的实验室 , 开始了一段长假 , 实验室里随意堆放的细菌培养皿并没有收拾 。 当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度假回来 , 他发现一种神奇的药物通过一扇开着的窗户进入了实验室 。 培养皿被霉菌覆盖着 。 当他清扫这些被毛茸茸的霉菌覆盖着的混乱物品时 , 发现在一些培养皿中霉菌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 。 这些霉菌不知怎的居然抑制住了细菌的生长 。 弗莱明培养了这些不速之客(青霉菌) , 并且分离出一种抗菌化合物 , 他称之为青霉素 。
文章图片
动画片《萌菌物语》(2007)剧照 。
弗莱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工作经验激发了他对研究抗生素的兴趣 。 他作为军医在战地医院工作 , 无助地看着成千上万的年轻士兵死于非致命创伤的感染 。 虽然一直非常积极地去寻找抗菌药 , 但是弗莱明一开始还是忽视了这个发现的重要性 。 他一直忙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 。 他在鼻伤风病人的鼻子中发现了一种具有抗菌性的物质 , 因而名声远扬 。 正是天然免疫细胞产生了这些物质 , 弗莱明把它命名为溶菌酶(lysozyme) 。 这个自然生成的抗菌物质后来在其他体液中也被发现 , 包括在唾液、眼泪、母乳以及人体分泌的其他黏液中 。 如果我们的身体和卑微的真菌都可以产生杀死病菌的物质 , 那么大自然的药房一定蕴藏着其他杀菌物质 , 静待着我们去发现 。
虽然弗莱明在1929年就发表了发现青霉素的研究成果 , 但是他的论文几乎没有引起关注 。 弗莱明继续成功地用青霉素治愈了几个眼部感染的病人 , 但是这种神奇的真菌未能被大量培养 , 因而无法进行临床试验 。 随后这位优秀的医生转向了其他研究项目 。 青霉素的神奇力量在接下去的近十年中几乎没有被发现 , 直到他的牛津大学同行们发现了培养青霉菌的新方法 。 在随后对白鼠的实验中 , 青霉素显示出了不可思议的疗效 。 1941年 , 青霉素在少数病人中进行了临床试验 。 这种新药效果十分完美 , 两个病人起死回生 。 虽然只是小规模的临床试验 , 但疗效惊人 。 此时另一场世界大战正在欧洲肆虐 , 于是青霉素大量生产后被火速送往前线 。 任何药物只要可以减少感染者的死亡率 , 并且控制其他军旅疾病 , 如淋病 , 都将成为敌人缺少的有力武器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IT|奥德赛堂兄弟 东风本田艾力绅上市:27.98万元起售
- 最新消息|宁德时代再投240亿元扩产宜宾基地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折扣|¥59秒MAC!¥999抢戴森吸尘器!凯德新南1折抄底,速来!
- 报告数字|德国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破万
- Europe|流通德国20年 欧元被骂是“高物价元凶”
- IT|世卫组织: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对全球疫情造成“双重威胁”
- IT|研究表明奥密克戎正在取代德尔塔 潜伏期更短更趋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