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巴斯德|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微生物?人类与病原体的交锋( 四 )


抗生素不仅能够拯救生命 , 而且利润颇丰
尽管基于微生物病原学说的微生物学的发展昭示人类在征服自远古以来的宿敌微生物方面已经胜利在望 , 有关微生物学的不同观点业已在土壤科学这一闭塞的领域中生根发芽 。 在20世纪初期 , 美国的一个新移民沉迷于研究土壤中的某种细菌 。 塞尔曼?瓦科斯曼(Selman Waksman)在乌克兰西部的乡村长大 。 作为犹太人 , 他知道自己不会被黑海岸边的敖德萨大学录取 。 1910年 , 22岁的瓦科斯曼只好离开祖国去接受高等教育 。
瓦科斯曼刚到美国的时候 , 住在堂妹夫妇位于新泽西州的乡村农场 , 靠近现在的罗格斯大学 。 虽然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已经录取了他 , 但他广泛的兴趣却让他选择了其他研究方向 。 在堂妹农场的工作激发了他对土壤以及肥料如何提高土壤肥力的兴趣 。 新的兴趣对瓦科斯曼的吸引力如此之大 , 以至于他选择学习农学而不是医学 。
1912年 , 他在罗格斯大学获得了奖学金 , 并且在引导他进入土壤微生物学领域的教授的指导下取得了成功 。 当时的医学研究者完全执着于微生物病原学说 , 只关注如何控制和根除人体病原体 。 在农学界 , 人们对土壤中生存着的丰富多样的生命形态的理解愈来愈深 , 兴趣也越来越大 。 后来证明这两个领域都大大影响了瓦科斯曼的职业生涯 。

路易·巴斯德|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微生物?人类与病原体的交锋
文章图片

动画片《萌菌物语》(2007)剧照 。
为了达到毕业要求 , 瓦科斯曼需要完成一个“实践项目” 。 他选定在罗格斯农场的土壤样本中培养细菌和真菌 。 一种特别的细菌类群吸引了他的注意 。 它们具有一种皮革似的质地 , 呈圆锥状 。 有时它们会生长成一片鲜艳的蓝色群落 。 尽管这种细菌让他十分着迷 , 但是其他人似乎并不感兴趣 。 教授们仅仅告诉他 , 这种细菌通常被称作放线菌 。
今天 , 我们知道土壤所散发出的“泥土”气味通常正是由这种细菌引起的 。 放线菌是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群体之一 。 尽管这种“泥土”气味并没有正式的定义 , 但是说明放线菌在分解过程中生成的代谢产物是非常独特的 , 与那些用来制作具有特殊气味的奶酪的细菌是一样 。
瓦科斯曼一定是非常喜欢放线菌赋予土壤的那种气味 , 他对于这种奇怪细菌的兴趣与日俱增 。 他继续攻读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土壤微生物学专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 然后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返回了新泽西州 。 虽然他之前的一位导师在罗格斯农场给他提供了一个微生物学家的工作岗位 , 但在薪水方面差强人意 。 后来瓦科斯曼在农场每周工作一天 , 其他工作日在高峰制药公司研究一种新开发的叫作撒尔佛散(Salvarsan)的药物 , 这种药物可以杀死导致梅毒的细菌 。 尽管这是一种突破性的药物 , 但是撒尔佛散毒性较强 , 这是由于它来源于一种以砷化物为原料的染料 。 瓦科斯曼的工作就是验证撒尔佛散对于人体细胞的毒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