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生态版图初显现,余承东宣布:鸿蒙,成了( 二 )


鸿蒙系统如何破局?“开放”成为余承东主题演讲中提到的又一个关键词 。 回顾上世纪90年代 , 万维网的开放开启了互联网时代 , Linux的开源创造了大型软件协作开发的新模式 , 使开源生态繁荣发展 。 余承东表示 , 开放才能快速推动科技进步 。 华为与合作伙伴、开发者们一起打造全新的鸿蒙生态 , 开放地拥抱一个 “亿亿连接、万物智联”的新时代 。
去年 , 华为贡献了两大操作系统 , 一个是OpenHarmony开源项目 , 一个是欧拉开源操作系统 。 华为把HarmonyOS的基础能力全部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 , 形成OpenHarmony开源项目 。 同时 , 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欧拉也将和HarmonyOS实现能力共享、生态互通 , 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全场景 。
OpenHarmony是面向IoT全场景时代的新一代操作系统 , 提供全场景的多设备协同能力 。 第三方可以基于OpenHarmony开源项目推出自己的发行版 , 为金融、矿山、医疗、教育IoT在内的各行各业提供创新的操作系统 。
而华为基于开放的OpenHarmony项目 , 提供了HarmonyOS和鸿蒙智联(HarmonyOSConnect) 。 HarmonyOS支撑华为的“1+8”智能终端设备 , 而鸿蒙智联为广大的IoT设备和生态合作伙伴的设备提供智慧化互联的能力 , 带来更加丰富的“N”设备 。
华为被逼着成为了一家生态型公司
【华为|华为生态版图初显现,余承东宣布:鸿蒙,成了】生态建设是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向外界频频传递的信号 。 在10月23日的媒体交流会上 , 华为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华为云CEO张平安也谈及生态建设问题 , 他表示 , 操作系统之外的生态是最难的 , 2019年是在外部环境的逼迫下走了这条路 。 “做个生态是相当不容易的 , 大家都来支持 , 就有机会发展起来 , 众人拾柴火焰高 。 ”
自2019年5月 , 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 , 芯片禁令、断供GMS(谷歌移动服务) , 持续多轮的打压令华为身陷困境 。 在被美国限制使用GMS后 , 华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应用生态的可获取性 , 保证用户的应用可下载、可获取、可使用 。 随即发起了“松湖会战” , 1000多号研发工程师聚在一起突击 ,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HMS Core欠缺的API服务 。
“我们为什么说建一个HMS新生态 , ’新’的含义就是这个生态是中立的 , 让大家不依赖于任何国家 。 华为决定自己先去海外做 , 新生态包含应用生态底座和云底座 , 我们把自己的技术发展起来 , 我们认为未来的生态新底座异常关键 。 ”张平安表示 。
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 , 华为发布了全新的多终端、跨OS、全场景的华为移动服务核心能力HMS Core 6 , 向全球开发者开放了7大领域的69个Kit和21,738个API , 包括13个跨操作系统能力 , 开发者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开发应用时 , 都可以集成华为创新的移动服务能力 , 保证应用体验的一致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