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小鹏画了一张更大的PPT( 三 )
小鹏方面称 , 正在完成两大方面的量产准备 。
一方面是车身 , 区别于电动车沉重的车身 , 为了给飞行减重 , 这款飞行汽车采用碳纤维单体壳车体、大量使用航空铝材、镁合金及特殊玻璃 , 并采用高能量密度、高放电倍率动力电池 , 高功率密度电驱 , 及通过机械结构集成设计减重 。
相比1.86吨的小鹏P7减重幅度达到接近50% 。
另一方面则是操控 。 小鹏宣称 , 第六代飞行汽车将在飞行过程中采用与方向盘解耦的单杆操作方式 , 陆行时使用方向盘 , 飞行时单杆操作 。
关键是 , 飞控系统会辅助驾驶员执行驾驶意图 , 降低误操作影响 , 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上手完成飞行 。
此外 , 安全方面也有相对应的技术准备 。
主要是在起飞前可通过环境感知系统 , 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探测 , 结合气象信息提供起飞条件安全性评估 , 甚至会评估驾驶员过往驾驶行为 , 适时解锁飞行功能 。
然后起飞、降落及飞行时 , 自动驾驶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将根据驾驶意图及环境周边环境评估情况 , 辅助驾驶员安全起降及空中避障 。
小鹏还表示 , 配备三冗余飞行控制系统 , 双冗余动力系统 , 降低关键系统失效带来的风险并考虑了防雷击设计及分布式坠机降落伞等安全配置 , 在整个飞行旅途中给“车主”全面的安全保障 。
而且何小鹏放下狠话:
我们从不做概念车或者展示车 , 我们所有探索都是为将其量产 , 改变我们的智能出行生活 。
具体目标则是2024年实现量产 , 价格控制在100万元人民币以内 。
因何受质疑?
并非出于制造 , 也不是量产 。
甚至能够在100万元的价格成本内 , 完成所展示飞行汽车的量产 , 值得点赞 。
被质疑的是 , 这种飞行汽车甚至是飞行器 , 现阶段面临的使用场景和运营挑战 。
【创事记|小鹏画了一张更大的PPT】早在小鹏汇天亮相前 , 同样来自广州的亿航 , 就在2016年出用多旋翼载人无人机亿航184引爆了CES 。
所以一直以来 , 多旋翼载人无人机 , 技术上的挑战并不是核心问题 。
或者更进一步 , 旋翼可折叠的方式 , 现在在无人机领域 , 也已经被大疆DJI在Mavic御系列上演化到了极致 。
载人飞行器也好 , 甚至飞行汽车也好 , 本质上不就是一款放大后的无人机吗?
在技术实现上 , 不管是重量还是操控 , 都牵涉的是具体量上的挑战 , 而少有质变方面的待突破——与马斯克实现火箭回收这种创新 , 不在一个层次 。
而且对于这种多旋翼“飞行汽车”的质疑声中 , 往往也引用反例——同样已经进军自动驾驶的大疆DJI , 为何不更直接在全球独步的无人机技术延伸后 , 进军载人飞行领域?
推荐阅读
- 传统|联想预热 135W 充电器,新款拯救者笔记本有望支持 PD 3.1
- 线下|Are You OK?小米印度版 MiPay 软件获登记批准
- 移动|小米印度版MiPay软件获登记批准
- 征程|2021年度图片报道·新征程|31张日历记录:中国在路上
- 记忆|为什么现在的年度听歌报告,越来越好哭了?
- 国际|国家卫健委就《“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答每经记者问:着力发展国际领先的性智慧医疗装备
- Xiaomi|小米12亮相:配备世界先进屏幕 破15项记录
- 规格|英伟达笔记本端 RTX 3080 Ti 最新爆料,功耗可达 175W
- Lenovo|联想2022年笔记本阵容曝光:运行Windows 11系统
- Huawei|华为nova9系列人像慢门记录年度表情:将故事都写入照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