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骨雕非遗展品《鹏程万里》(图片由根登加甫提供)
根登加甫创作的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骨角装饰画作品,不仅是和静县的知名旅游纪念品 , 而且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等系列赛事中,也获得过6项金奖、4项铜奖 。 其中 , 《魂归》、《授韵》、《东归》等则是其代表性作品 。
作品《东归》 , 展现的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 蒙古土尔扈特部落为摆脱沙俄的残酷压迫 , 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 , 从伏尔加河流域 , 冲破沙俄军队的重重阻截 , 历尽千辛万苦 , 终于回到久别的祖国这一壮阔历史画卷——
文章图片
骨雕非遗展品《东归》(图片由根登加甫提供)
一支旌旗飘扬、盔甲鲜明、刀箭挎身的威武雄师 , 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 , 正向着东升的日出 , 追随着天空中大雁的身影 , 走过千山万水 , 奔向朝思暮想的祖国 。 整体画面简单凝练 , 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心向祖国、一心思归的创作情感、立意主题 , 直击受众的视觉和灵魂 , 不愧是根登加甫的代表性力作 。
蒙古族的骨雕 , 源于他们在长期的牧区生活中 , 用羊角等骨物制作解绳器、鼻烟壶、顶针等生产生活工具 , 之后发展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创作 。 骨雕创作 , 需要先在纸上描绘出轮廓 , 之后根据作品所需的形状、颜色 , 去山中、屠宰场或者牧民家中 , 选取最贴切适合的骆驼、牛、羊等动物的骨、角为原材料 , 将其在打磨机、刨光机上进行恰到好处的加工后 , 便可以初步拼接成创作的画面了 。
文章图片
骨雕非遗展品《融合》(图片由根登加甫提供)
在现代化进程中 , 古老的蒙古族骨雕艺术几乎面临失传 。 “骨雕是蒙古族的民间传统技艺 , 古老的先民用骨头制作各种生活器具 , 但现在从事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 。 ”根登加甫说 。
经过根登加甫多年的艺术实践 , 古老的蒙古族骨雕艺术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使其得到了充分传承发展 。 更值得一提的是 , 根登加甫还将他的骨雕艺术 , 无私地传授给巴音布鲁克镇的村民 , 让他们制作的骨雕作品 , 成为巴音布鲁克景区的旅游产品 , 呈现给来自疆内外的游客 , 使他们爱不释手 。 这门技艺在他的带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 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一条捷径 , 他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根大师” 。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下架|APK Installer 和 WSATools 同时躺枪:冒牌应用登陆微软应用商店
- 苏宁|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 苏宁易购绿色物流再上新台阶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安全|Redline Stealer恶意软件:窃取浏览器中存储的用户凭证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飞腾|原生版微信登陆统信UOS应用商店,已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