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买课如山倒学习如抽丝” 年轻人付费买课能否化解知识焦虑?( 四 )
“还有很多人有焦虑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攸佳宁说,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任何需要集中注意的事情都会消耗意志力 。虽然有的人觉得可以用坐地铁、坐公交这样的碎片化时间听一些课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力仍然会有消耗,这可能会导致需要整段时间学习工作时,注意力反而不够集中 。
攸佳宁表示,轻微的知识焦虑不需要心理干预 。她建议,在对自己还没有清晰定位的时候,可以主动切断一些焦虑源,远离干扰 。严重一些的焦虑症状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要先学会放松自己的身体,身体放松下来,大脑也会放松下来,最常见的是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还有想象放松法,也就是在脑中想象一些最能让自己放松的情景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教授孟威看来,面临快速的环境变迁或社会转型,人们可能产生费孝通先生曾说过的一种“迫切的心态秩序的危机” 。网络环境中的知识焦虑,与人们处理大量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信息有关,即使事情过去之后,有时焦虑感也并不能够完全消除,反而会给人们留下不自信或自我否定的阴影——知识“落伍者”之感终日纠缠,使人们总是难以获得快乐与满足 。
因此,当信息如潮水般袭来,判断哪些是真知、哪些是有价值的知识,就显得尤为关键 。孟威表示,我们要不断调动过往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理性认识和科学方法审慎地展开分析,从而将发掘、判断、理解的能力推向新的高度,让自己变得更智慧、更强大 。
“知识的双面性是传统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 。对知识的警惕从老庄时代就已深深扎根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认为,没有知识无法构成可以持续性发展的人类社会,没有知识的人生是荒漠的人生 。但知识本身并不等于真理,知识给人力量,同样也会对人的创造造成某种遮蔽 。古人说的“法无定法”,就是这个意思 。尤其在当今时代,一些所谓的“知识”充斥着社会,杂乱无序,还会给人们带来窒息感 。
朱良志还强调:“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人生,并不是仅仅为了获得知识而存在的,生命适意的展开,往往源于学习知识又超越知识的过程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