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2021年《财富》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华为第2、小米第3( 五 )
一方面是全球市场的需求在减缓 , 另一方面是供应链的回流与转移 , 政策层面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 全球市场的复杂性对中国企业的考验远胜于国内市场 。 中国尽管当前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 但是出口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以及出口的可持续性颇令各界关注 。
附加调研结果显示 , 超过半数(52%)的公司并没有任何全球化计划 , 余下的48%愿意参与全球化 。 在这些愿意参与全球化的企业中 , 有30%的企业以财务投资和盈利驱动为目的 , 有24%的企业希望通过参与全球经济来展示“中国力量” , 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大国担当 。
受调研者所在企业启动全球化的主要诱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图12/12
中国传统文化治理的定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按此序列 , 中国的“大企业”演进到了“治国”(即成为国内各行业领先企业)的阶段 , 但基于仅有22%的受访企业具备1至5个全球化项目的经验 , 在未来的国际化进程中 , 要实现“平天下”的宏图大志尚有时日 , 大多数企业还是要先从“修身”做起 。
光辉国际发现 , 过去10年 ,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以国企为主)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行列 。 但仔细分析 , 我们常发现企业面对“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 “大”是指规模 , “强”则专指企业在组织战略、组织文化和组织能力三个维度上的成熟度 。
“修身”阶段 , 是大企业修炼组织内功的阶段 , 管理层需要时刻保持惕厉自省 。 大企业并不等同于厉害的企业 , 但往往人们会有这样的认知偏差 , 从而错失组织不断成长、走向全球的机会 , 也减弱了中国在全球“大国担当”影响力方面的释放 。 我们榜单的其中一层意义也正在于 , 帮助我们在比较长的时间维度里动态地观察和思考中国大型企业 。 在不同时代具备哪些令人“赞赏”的基因 , 令其成为业界翘楚 。
全球化是组织能力的试金石
中国中车能够排名榜首 , 我的第一反应是“大象”也可以优雅地跳舞 , 同时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中车“金榜题名”的原因 。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排头兵”的中国中车很早就提出了“速度改变中国”的口号 。 早在2015年12月 , 中国中车集团副总经理沈家骏在出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时 , 就提出“中国中车新的发展方向是全球化 , 全球化一定要本土化 , 本土化应该是双赢的 。 ”
中国中车在实践中亦是很好地展示了Glocal(全球本土化)理念的落地 , 其布局历经产品“走出去”到产能“走进去”、品牌“走上去”的不同阶段 , 出口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企业的定位从出口企业向跨国公司 , 以及全球企业方向发展 , 不断提升企业跨国影响力指数 。
推荐阅读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Google|谷歌暂缓2021年12月更新推送 调查Pixel 6遇到的掉线断连问题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文章|美媒文章:古人类领域2021年六大新突破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技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 市场|因时乘势 奋进启航|写给2022年的一封信
- 教父|“博客教父”方兴东抢先体验荣耀Magic V,独创技术加持或成折叠屏市场拐点
- 何由|2021年,奔向星辰大海的脚步更稳更远!
- 市场|摩托罗拉新机g71发布,主打强续航,起售价16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