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芯片荒,宿命难违?( 三 )


上述的现在 , 在半导体产业就更为更为明显 。 毕竟芯片需要高度技术 , 也必须使用顶尖的生产设备 , 所以需要巨大的前期投资 。 以中芯国际为例 , 他们在半导体产业的地位 , 远不如台积电、三星或英特尔;但据报道指出 , 他们在 2019 年建造一家新的晶圆厂 , 总投资额仍然高达120 亿美元 。 想象一下 , 如果中芯国际无法榨光这条生产线的产能 , 巨额投资可能化为乌有 。
可见 , 产能利用率就是芯片代工厂的生命线:产能利用率过高 , 无法实现营收最大化;产能利用率过低 , 则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 。 因此在最近 10 年 , 大部分生产芯片的晶圆厂 , 产能长时间处于 80% 以上 , 所以芯片代工厂往往缺乏充足的后备产能 , 能在短时间内增产 。 倘若遇上了芯片荒 , 这些芯片代工厂必须再次投入大笔前期资金 , 建设全新的生产线 。

虎嗅APP|芯片荒,宿命难违?
文章图片
图6/14

问题是芯片生产线高度技术密集 , 所以要重新建设这样的一条生产线 , 仍然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指出 , 建造一个大型晶圆厂 , 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 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 , 满足突然出现的芯片需求 。
由于晶圆从决定增产到付运芯片之间 , 有着相当大的时间差;科技产业也不可能按着当下的经营环境 , 实时调整芯片需求;他们只能预测未来的市场趋势 , 并提早大约一年 , 向半导体产业提出需求 。 但人类毕竟无法准确预知未来 , 当产业预测错误芯片供应变得紧张 , 他们就会赶紧追加订单;但追加的订单并不能立即满足需求 , 反而在一至两年后才付运之时 , 芯片产能却会讽刺地变得过剩 。
这就是半导体产业所谓的“三年周期”的由来 。
问题的真正根源:芯片需求越来越难预测
既然半导体产业每隔三年 , 就会有一次芯片过剩/不足的现象 , 那为什么这次芯片荒却导致全球产业鬼哭神嚎 , 就连供应链大师苹果也不能幸免?问题的关键 , 在于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 , 日益变得更难以捉摸 , 产业再也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需求 。
刚才 Odin 就曾提到 , 科技产业只能通过未来科技趋势 , 预测未来数年的芯片需求 。 而这个预测的准确程度 , 将会决定未来数年的芯片供应水平 。 在过去的十年 , 就连傻子也知道移动计算是全球科技的大趋势;所以科技产业只要跟着摩尔定律的路线 , 追求最先进的制程 , 开发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的芯片 , 整个产业都会抢着购买 , 这时即使躺着也能赚钱 。
但在 2019 年开始 , 形势却完全不同了 。 关键在于 5G 开始普及后 , 带来了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式智能技术 , 构成出全新的数字化社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