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4/5
研究人员认为 , 这种蛋白和离子变化的规律广泛适用于所有真核细胞 。 因此 , 这项研究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其他依赖电生理活动的细胞(如神经细胞)中的昼夜节律 。
不要熬夜
生命的演化在于不断地适应环境 , 而昼夜节律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都遵循的基本法则 。 细胞节律领域的先驱 , 第一个哺乳动物时钟基因CLOCK的发现者 , 神经科学家约瑟夫·高桥(Joseph Takahashi)曾指出 , 实际上“体内几乎每个细胞都包含一个生物钟” 。 多年来 , 节律生物学研究揭示了存在于人体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如肝、胰腺、肾等)、心血管和免疫系统等组织和细胞 , 甚至肠道菌群中的节律性振荡活动 。 这种普遍性 , 结合无数临床统计和病理研究 , 反复而清晰地向人们传递着一条忠告:不要熬夜加班!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
文章图片
图5/5
诚然 , 精力充沛、身体素质强健、耐受力高的人或许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乃至繁衍机会 , 但人无法演化成机器 。 人体的“磨损”不单单影响个体的生命质量 , 也会产生昂贵的医疗成本 , 带来更多的社会矛盾 。 这笔“加班费”将无比沉重 , 甚至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负担 。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5942-4
【新浪科技综合|熬夜打工,小心猝死:你的心脏也在拒绝加班】本文转自环球科学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