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学|音乐不仅能治愈你的心灵,还能治愈你的心脏( 二 )



环球科学|音乐不仅能治愈你的心灵,还能治愈你的心脏
文章图片
图2/3

声乐或管弦乐音量增大会使血管收缩 , 随之血压也会成比例地升高 | Pixabay
听着同样的音乐 , 不同的人还能产生同步的生理反应 , 不止是动作 , 呼吸和心率也可同步 。 而歌唱和吟唱在世界文化中无处不在 , 从理论上讲 , 这种行为可以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 已经有研究发现 , 在专业的合唱歌手之间会产生同步的生理效应 。 音乐家、数学家伊莱恩·丘(Elaine Chew)参与的一项研究将这个结论推广到了普通人 。 他们发现 , 当非专业歌手一起歌唱 , 尤其是发出长音时 , 他们之间的心率变异性同步的水平比基准水平更高 。
音乐“处方”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 , 音乐干预可以调节脑血流 , 减少术前的焦虑情绪和术后压力 , 改善手术结果 , 并降低皮质醇水平 。 音乐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有显著影响 。 听轻松的音乐不仅能降低心脏病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 还能降低心脏的耗氧量 。
生物反馈传感器技术的进步 , 使心率变异性等生理参数可以被用于指导心脏治疗中的音乐干预 。 伊莱恩与心脏病专家皮尔·兰比亚斯(Pier Lambiase)等科学家正在合作开发一款应用软件Heart.FM , 它会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心率等生理参数变化 , 并根据这些数据为患者个性化地推荐更有益健康的音乐 。 让患者可以在听音乐放松的同时 , 达到心脑血管保健的效果 。
随着智能手表等生物反馈设备的广泛应用 , 根据神经与心脏状态量身定制的音乐干预的普及 , 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音乐处方”或许会成为改善心理和身体健康的一剂良药 。

环球科学|音乐不仅能治愈你的心灵,还能治愈你的心脏
文章图片
图3/3

在不远的将来 , 根据神经与心脏状态量身定制的音乐干预或许会越来越普及 | Pixabay
用音乐理解心脏病学
在异常心律中 , 心跳的间隔往往具有简单的比值 , 这与一些音乐的节奏相吻合 。 事实上 , 贝多芬音乐中的独特节奏与心律不齐的节奏高度相似 , 以至于心脏病学家推测 , 贝多芬的音乐可能是他患有心律失常的真实写照 , 而耳聋增强了他对自己心跳的内感受知觉(interoceptive awareness) 。 那么 , 在懂音乐的人眼里 , 心电图可以被怎样解读呢?
肾脏病专家迈克尔·菲尔德(Michael Field)教医学生们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辨认心脏杂音 。 他用颤音、装饰音和渐弱音等音乐术语 , 描述心脏瓣膜关闭的声音 , 或心脏功能紊乱时血液透过瓣膜的声音 。
伊莱恩·丘选择用经典的音乐片段来表示心电图(ECG)中心律失常的特征节奏 。 比如布鲁贝克(Brubeck)的《土耳其蓝色回旋曲》(Blue Rondo à la Turk)有着2:4:3的节奏 , 这与早搏的特征节奏相匹配;皮亚佐拉(Piazzolla)的《大探戈》(Le Grand Tango)的混音效果 , 对应着房颤的不规则节奏 。 伊莱恩还创作了一系列以心电异常为基础的钢琴短曲 , 配有心脏病专家兰比亚斯的解说 。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 , 让普通人也能轻松地听明白心脏的电异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