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会蠕动的“毛毛雨”,给今年秋天带来了一场无烟的火灾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虽然今年北京的秋天转瞬即逝 , 但很多人肯定对毛毛虫从天而降所留下的心理阴影印象深刻 。 这种毛毛虫会在你猝不及防时掉落到各处:地面上、椅子上、甚至身上……
它的学名叫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 相对于它比较正常的成虫期 , 它毛茸茸的幼虫期会让一些人觉得生理不适 , 也成为了一些恐虫人士的克星 。 不过他们其实不会造成我们健康上的危害 。 但是对于自然环境 , 情况就不同了 。 而今年的北京 , 就遭遇了这种毛毛虫的泛滥 。
文章图片
图1/10
文章图片
图2/10
文章图片
图3/10
文章图片
图4/10
就是这种虫子 , 席卷了今年秋天北京的大街小巷 。 (按可怕程度排列)| Flickr
让我们先从美国白蛾的生命历程开始说起 。 美国白蛾是完全变态昆虫 , 也就是说它们会经历幼虫和成虫两种不同的形态 , 两种形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并不一致 。 所以 , 虽然我们经常嫌弃它幼虫时期长得丑 , 但是成虫的形态起码还算眉清目秀 。
文章图片
图5/10
美国白蛾的成虫时期在昆虫界也可以算是形象端正了吧 。 | Flickr
在中国 , 美国白蛾是一种对植物造成严重灾害的重大外来入侵害虫 。 它原产于北美 , 在1945年引入日本 , 后来又到达中国、韩国等国家 。 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 。
现在的美国白蛾以繁殖速度快、繁殖量大而著称 。 它每年会繁殖三代 , 4-5月一代 , 6-7月一代 , 9-10月是第三代 , 也就是今年北京虫灾的这段时间 。 每只雌性白蛾平均能产卵800-2000粒 , 卵的孵化率又很高 , 达到93% , 所以我们才会在各种街头小巷看到这些毛毛虫无处不在的身影 。 如果不采取防治措施的话 , 可能它一年后就能孵化出几十万甚至几亿的后代 。 想想就可怕……
文章图片
图6/10
在叶子下大量产卵的成年美国白蛾 。 | Bugwood.org 。
但其实之前美国白蛾的繁殖速度并没有这么快 。 最早在北美的美国白蛾只在夏末秋初繁殖一代 , 在更热的地方可能会有更多世代 。 起码在1970年代初 , 它们还是一年繁殖两代的 。 但是研究者发现 , 在日本的西南部 , 也就是北纬36°以南的区域 , 它每年都在调整世代周期和发育速率 , 慢慢成为了一年繁殖三个世代的昆虫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