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火星上的湖泊去哪儿了?( 三 )
文章图片
图5/6
Credit:Lilis et al 。2020
每颗EscaPADE卫星计划携带3种科学探测载荷:
磁强计(EscaPADE Magnetometer , EMAG);
静电分析仪(EscaPADE Electrostatic Analyzer , EESA);
朗缪尔探针(EscaPADE Langmuir Probe , ELP) 。
这些载荷将围绕火星空间环境中的磁场、热和超热离子/电子能谱、等离子体密度、55~130纳米太阳EUV辐射强度和飞船电势开展测量 。
自从1962年苏联尝试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卫星至今 , 人类开展的火星飞掠或就位探测任务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 , 共计49次探测 。 这些探测计划中 , 仅1969年“水手6 & 7”号为“双卫星”探测任务外 , 其余均为单颗卫星或单卫星搭载着陆器的探测模式 。 而50多年前的“水手6 & 7”双卫星探测计划 , 仅仅是两颗卫星配合飞掠火星、未能对火星空间环境开展长时间的观测 。
“EscaPADE”双卫星探火计划预计环绕火星开展长达两年的观测 , 这一任务不仅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对火星空间环境开展长时间检测的双卫星任务 , 也将为火星大气逃逸和火星演化历史等一系列问题带来新的突破 。
文章图片
图6/6
图6:2018年“BepiColombo”双卫星水星探测任务
Credit:JAXA
此外 , 欧洲航天局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开展的“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水星双卫星探测计划已于2018年成功发射、预计将于2025年抵达水星 。 “BepiColombo”也将是人类历史首次开展的水星“双卫星”探测任务 。 可以预见 , 在不远的将来 , 针对内太阳系三颗类地行星根据具体科学问题如:火星大气逃逸、金星“温室效应”、水星磁层开展多卫星联合探测的时代 , 指日可待 。
【新浪科技综合|火星上的湖泊去哪儿了?】本文转自科学探索奖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