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科研成果再次刷新国际技术水平 中科大称在两种物理体系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二 )


同时 , 中科大还表示 , 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 , 构建了66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 , 实现了对“量子随机线路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 。 根据现有理论 , “祖冲之二号”处理的量子随机线路取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7个数量级 , 计算复杂度比谷歌公开报道的53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提高了6个数量级 。
【经典|科研成果再次刷新国际技术水平 中科大称在两种物理体系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这一成果是我国继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后在超导量子比特体系首次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 使得我国成为目前唯一同时在两种物理体系都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国家 。 ”中科大表示 。
中科大进一步介绍 , 超导量子比特是国际公认的有望实现可扩展量子计算的物理体系之一 。 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长期瞄准超导量子计算领域 , 于2021年5月构建了当时国际上量子比特数目最多的62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 。 该团队在“祖冲之号”的基础上 , 采用全新的倒装焊3D封装工艺 , 解决了大规模比特集成的问题 , 成功研制出“祖冲之二号” 。
“研究人员希望这个工作能够继续激发更多的经典算法模拟方面的工作 , 也预计将来会有提升的空间 。 量子优越性研究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 , 而是更快的经典算法和不断提升的量子计算硬件之间的竞争 , 但最终量子并行性会产生经典计算机无法企及的算力 。 ”中科大表示 。
中国信通院则在近期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 , 量子处理器主要技术路线包含超导、离子阱、硅基半导体、光量子等等 , 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 超导量子计算被业界认为是有可能实现通用化量子计算的技术路线之一 。 国际科技巨头IBM、Google等在超导量子计算方面持续发力 , 样机研发占据领先地位 , 纷纷制定超导量子计算发展的宏伟蓝图 。 IBM于2020年发布超导量子计算路线图 , 计划2021年推出128位物理比特“鹰”平台 , 2023年推出1123位“秃鹫”平台 , 2030年目标达到上百万位 。 Google在2019年报道基于53位量子物理比特超导处理器“悬铃木”率先实验验证了量子计算优越性 。
“我国科学家不断努力 , 在超导、离子阱、光量子等多个技术路线与欧美学术研究方面的差距在缩小 , 局部研究成果达到了全球先进水平 。 ”中国信通院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