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产教融合新路,培养智能制造专业人才( 二 )


“现在 , 学校已吸纳350余名产业教授、大师工匠 , 每年还将安排专业教师入驻企业 , 有效推进‘学产研’一体化教学 , 实现设备共用与数据共享、双向供给与自主选择、人力资源共享与团队共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定制培养 , 人才供给与需求动态匹配 , 形成了共享工厂‘三合一、全过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 ”沈琳说 。
值得一提的是 , 该校还围绕学生创新创业 , 重点建设了智能制造质量管理产业学院、常州机电—安川电机机器人培训中心、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实训室、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编程实训室等教学实践场所 , 为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 。 常州市师德模范、该校教师莫莉萍曾先后担任电气工程学院电机与电器、机电一体化技术、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主任 。 她说:“学校成立了‘创新班’ , 专业导师从大一开始 , 重点培养拔尖人才 , 并鼓励他们到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锻炼 , 依托校内外创业导师资源 , 对参赛项目进行分类别、分层次、分批次的系列赛前培育 , 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 ”
这些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类重点专业的学生 , 通常未出校门就被企业提前“抢”走 。
【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产教融合新路,培养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常州区域产业分布 , 根据常州经济发展、产业转型、行业企业的需求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 利用现有政策优势 , 引导并支持毕业生留常就业创业 , 为常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 ”常州市副市长杭勇在考察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时说 。 采访人员 过国忠 通讯员 陈 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