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超级免疫:新冠疫情最大的谜题之一( 二 )

<2> 。 之前并不清楚这单纯是因为他们的中和抗体水平较高 , 还是其他原因 。
最新的研究显示 , 混合免疫至少有部分来自免疫系统的记忆B细胞 。 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大量抗体来自名为浆母细胞的短寿命细胞 , 当这些细胞慢慢死亡后 , 抗体水平也会下降 。 一旦浆母细胞全部消失 , 抗体的主要来源就成了更稀少的记忆B细胞——这类细胞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诱导产生 。
在这种长寿命细胞中 , 有一些能产生比浆母细胞更高质量的抗体 , 洛克菲勒大学的免疫学家Michel Nussenzweig说 。 这是因为它们会在淋巴结这种器官中不断变化 , 获得突变 , 从而能与刺突蛋白更紧密地结合 。 当COVID-19康复者再次遇到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时 , 这些细胞就会增殖 , 产生更多的强效抗体 。
Goel说:“比如你打了mRNA疫苗 , 只要有一点抗原 , 这些细胞就会暴增 。 ”这样一来 , COVID-19既往感染者打第一针疫苗 , 与无感染史的人打第二针的效果是一样的 。
强效抗体
感染和疫苗产生的记忆B细胞的差异 , 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抗体差异 , 或许也能解释混合免疫为何会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 。 Nussenzweig说 , 感染和疫苗将刺突蛋白暴露在免疫系统中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
在一系列研究中[3 , 4 , 5] , Nussenzweig的团队(包括Hatziioannou和Bieniasz在内)对感染者和疫苗接种者的抗体应答做了一番比较 。 两种应答都会产生记忆B细胞 , 这些B细胞又会产生不断变强的抗体 , 但研究人员认为感染者的程度更剧烈一些 。
研究团队在受试者感染后和打完疫苗后的不同时间点分离了上百个记忆B细胞 , 每个都能产生一种独特抗体 。 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在感染后一年内的效力和靶向的变异株范围都会持续增加;而打疫苗产生的抗体 , 绝大部分似乎在第二针打完几周后就不再有变化 。 感染后不断变化的记忆B细胞也比打疫苗产生的记忆B细胞更能抑制那些会免疫逃逸的变异株 , 比如Beta和Delta 。

新浪科技综合|超级免疫:新冠疫情最大的谜题之一
文章图片
图2/2
医护人员正在接种辉瑞-BioNTech的新冠疫苗 。 有感染史的疫苗接种者比没有感染史的接种者更少检测出COVID-19阳性 | Paula Bronstein/Getty
另一项研究发现 , 与打mRNA疫苗相比 , 感染会诱导产生一个抗体池 , 靶向刺突蛋白的不同区域 , 从而均衡识别各种变异株<6> 。 研究团队还发现 , 与没有感染史的疫苗接种者相比 , 有混合免疫的人可以持续产生更高水平的抗体 , 这一时间可维持7个月 。 哈佛医学院免疫学家Duane Wesemann领导的研究团队报道 , 有混合免疫的人 , 其抗体水平也更稳定 。
“意料之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