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换汤不换药( 二 )


快手今天的权力金字塔 , 从创业初期就完成了奠基 。
2013年夏天 , 程一笑正处于创业瓶颈期 。 彼时 , 他带着三个朋友蜗居在北京五环外的天通苑 , 做出来的“GIF快手”小有名气 , 积累了几十万用户 。 但和所有工具类免费软件一样 , 这款动图制作APP的变现十分艰难 , 导致团队规模和发展速度受限 。
与初出茅庐的程一笑相比 , 宿华此时已是科技圈颇具影响力的大v 。 2006年从清华博士退学后 , 他先是在谷歌工作 , 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研究;后来加入百度 , 主导凤巢搜索营销系统的研发 。 辞职创业后 , 他创办了一家名叫onebox的搜索服务公司 , 提供与百度类似的“框计算” , 后来被阿里全资收购 。
在快手早期投资人张斐的牵线搭桥下 , 程一笑见到了宿华 。 两人在许多观点上不谋而合 , 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 程一笑感到自己“终于见到中国TOP10的程序员了” , 甚至产生了一种崇拜情结 。
在这种化学反应的催化下 , 两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 就确定了把双方的创业团队合并 , 并启动快手向短视频社区的转型 。
在互相融合的过程中 , 27岁的程一笑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成熟和气魄:他不仅主动让出CEO的职务 , 还从自己手里的80%股份分出一半 , 再加上投资方拿出来的10%股份 , 一起交给了宿华 。
这样一来 , 宿华手握50%股份 , 以外来者的身份 , 一跃成为快手的第一大股东 。 程一笑只有40% , 且成为宿华的下属 。

|快手换汤不换药
文章图片
图3/5

创业公司听从投资人建议 , 从外部引入核心高管 , 经常面临的一大难题是“老人”与“新人”以及各自派系的争斗 。 但快手是一个特例 , 宿华和程一笑分工明确 , 配合也十分默契 , 很少爆出两人不和的传闻 。
这种稳固的二元结构 , 与两人略显羞涩的性格直接相关 。 在日常管理中 , 两人都竭力保持一种不越矩的分寸感 , 竭力给予对方善意和尊重 。
宿华在加入快手时就担任了CEO , 但直到2016年才正式对外使用这一头衔 。 据张斐回忆 , 即使开会他只给宿华打电话 , 最后两人总会一起过来 。
在与搭档相处时 , 程一笑也懂得进退 。 两人与张斐开会 , 张斐说十句 , 宿华说三句 , 程一笑只说一句 。 宿华对此也有感知 , 曾表示在决策过程中 , “大家还是让着我一些 , 尊重我一些 , 遇到事情就一起讨论” 。
宿华加盟后的几年间 , 两位创始人一个主内 , 一个主外 , 遇到问题则充分讨论、以理服人,达成一致后再行动 , 把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 。 快手开始高速增长 , 三年间用户达到3亿 , 成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