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最重要的优势 , 是进入大规模可复制的产业落地阶段 , 只需小样本的学习 , 也能达到比以前更好的效果 , 而且模型参数规模越大 , 这种优势越明显 , 可大大降低各类用户的开发使用成本 。 ”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吴韶华说 。
在推广形式上 , 源1.0采用开源模式 , 面向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工智能方向的团队 , 以及浪潮合作伙伴和智能计算中心开放 。 吴韶华设想 , 源1.0从数据、API、代码这些方面来做开源开放 。 同时 , 浪潮还将与合作伙伴推动“源”在国产的芯片上应用的迁移和开发 。
浪潮预计 , 源1.0中文巨量模型的发布 , 使得中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可以使用一种通用巨量语言模型的方式 , 大幅降低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语言模型适配难度 , 并提升在小样本学习和零样本学习场景的模型泛化应用能力 。
AI市场应用规模正逐步加大 。 浪潮信息AI&HPC产品线总经理观察到 , 对于AI模型的算力需求 , 每3到4个月就会翻一倍 , 预计每天会增长一个数量级 。 “我们可以非常直接的感受到 , AI云服务平台已经在为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包括云识别、图象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非常多AI服务的调动 。 每天的调动量会超过数万亿次 。 ”
对浪潮信息而言 , 以“大型语言模型”为代表的AI模型对算力需求巨大 , 有助于推动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落地和推广 。 事实上 , 智能计算中心是近期各家中国科技企业都在力推的项目 , 浪潮、华为、新华三等IT硬件厂商可通过售卖硬件 , 从中获益 。
在AI应用上 , 人工智能的炫技式应用已经被行业解决方案替代 , 大算力支持已经不可或缺 。 例如 , 部分政府的市民服务热线在使用了自动派单、语义识别、情绪感知等人工智能技术之后 , 速度从过去的几分钟缩短到了几秒钟 。 根据浪潮的设想 , 源1.0模型可涉及运营商智能运维 , 在智能办公场景自动生成报告 , 在手机互联网场景自动对话的智能助手 , 在电商互联网场景中的智能客服及文字识别、文本搜索、翻译等应用场景 。
受益于AI巨大市场 , 浪潮信息相关业务保持增长 。 根据2020年IDC的全球AI服务器的数据 , 浪潮、戴尔和HPE , 分列全球市场的前三位 , 其中浪潮市场占有率达到16.4% 。 IDC还预计 , 到2025年中国AI服务器的市场规模会达到108亿美元 。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the|美FDA将批准辉瑞为12-15岁儿童提供COVID-19加强针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