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差异化营销外衣之下,“大数据杀熟”该如何破解?( 二 )
数据俨然成为新经济环境下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 , 收集的数据多少 , 往往与服务效果直接挂钩 。 电商平台算法工程师李云表示 , “假如我只知道你的年龄、性别 , 推荐的服务会很广泛 , 不一定能准确满足你的需求 。 如果获取的特征信息越多 , 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效果相对会更好 。 ”
在此背景下 , 互联网公司都希望充分获得用户相关数据 , 通过差异化营销提供精准服务 , 从而获取更多利润 。 这也成为消费者质疑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杀熟”的诱因 , 他们担心个人数据被滥用 , 损害自身权益 。
【界面新闻|差异化营销外衣之下,“大数据杀熟”该如何破解?】所谓“大数据杀熟” , 指的是社会公众对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 , 从而收取不同价格等行为的概括性说法 。
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黄道丽看来 , 常见的“大数据杀熟”方式包括:根据不同设备进行差别定价 , 例如针对高配置设备用户的定价高于低配置设备用户;根据用户消费频率进行差别定价 , 例如会员价格高于非会员价格 , 老用户价格高于新用户价格;根据用户消费时所处的不同位置进行差别定价 , 例如周边商场少的定价高于附近商场多的 , 用户周边人群购买力高的定价高于购买力低的等等 。
2019年3月 , 北京市消协发布的“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 88.3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或很普遍 , 没有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不存在 。 此外 , 还有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 。
曾有网友提到 , 因为在入住酒店时偶然问了下价格 , 才发现自己通过旅行网站订的出差常住酒店 , 要比朋友的账号显示的预定价格贵了80元左右 。 而通过翻看自己的打车记录 , 他发现身为白金卡用户 , 此前有一段时间叫不到普通型网约车时 , 平台会帮其免费升级车型 , 且不会额外收费 , 但是之后 , 基本都是按照升级后的车型来收费 。
今年2月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孙金云副教授团队发布的《2020打车软件出行现状调研报告》显示 , 通过打车软件实测 , 可以发现打车软件平台会利用已有的用户特征大数据提供差异化服务、定价并进行价格歧视 。 不过该报告也强调 , 这并不代表平台真实采用了这一策略对用户进行某种筛选和操纵 , 可能和其真实的算法及策略存在一定的偏差 。
隐藏的“大数据杀熟”
互联网平台具备零边际成本的特点 , 容易通过马太效应形成规模经济 , 最终掌握较强的定价权 。 而技术的成熟 , 使得算法在互联网行业得到大规模应用成为现实 , 也让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互联网公司有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资本 。 但在国内上网人数突破10亿之后 , 互联网公司在用户增长方面遭遇天花板 , 市场对其运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
推荐阅读
- 新闻|(暂不发)2021新闻年历|你不停翻着新闻,寻找时间的故事
- 新闻|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新闻|倒计时3天的澎湃新版块,背后是百年“烧脑”史
- 新闻|小米正式发布MIUI 13操作系统
- Tesla|特斯拉V11版软件的用户界面变化遭到司机的强烈批评
- Tesla|特斯拉V11软件版本的用户界面变化得到了司机的强烈批评反馈
- 智慧|【Touch Beijing 双语新闻】?“冰丝带”智慧场馆建设完成、177个老旧小区美丽蝶变......
- 社交|脸书2021年新闻类分享量最高帖子:吹捧特朗普
- 开端|知网降价只是一个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