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应用|骂到道歉:Notability的骚操作,国内都玩了10年了

最近 , 知名笔记类应用“Notability”被骂上热搜第一 , 一切源于一则消息——11月2日 , Notability突然宣布 , 已经付费买断服务的用户 , 如果想继续使用 , 需要每年多掏80元的订阅费 。买断制变为订阅制 , 有用户称此举是“新老韭菜一起割” , 也有用户形容“像买了房子 , 但开发商和你说得付房租 。”

Notability回应变订阅制  , 老用户继续享受既有权益

软件和应用|骂到道歉:Notability的骚操作,国内都玩了10年了
文章图片

划重点:
1、Notability的行为被指违反App Store的相关协议 。据悉 , 若付费模式变更 , 需提前告知存量用户 , 否则平台有权利对开发者进行惩罚或者下架操作 。
2、国内笔记类产品实行订阅制已长达10年之久 , 买断制和订阅制之间 , 没有好坏之分 , 针对不同行业、产品和受众 , 采取不同的付费机制而已 。
3、笔记类产品的产品门槛确实不高 。免费机制是为了扩大“金字塔”的体积 , 等到整体的绝对量提高了 , 只要有1%的用户愿意付费 , 就能实现盈利 。
随后 , Notability迅速发布道歉声明 , 但竞争对手Goodnotes火速跟进降价 , 让Notability的不少用户“弃坑而去” 。此外 , Notability的行为是否违反App Store相关协议也引发质疑 。
Notability孤注一掷的动机很容易理解 , 通过实行订阅制 , 保持稳定的现金流 。而在国内 , 笔记类产品实行订阅制已长达10年左右 。诸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头部玩家 , 均采取“先免费 , 再买单”的模式 , 订阅收入早就成为其最核心的收入来源 。
买断变订阅 新老“韭菜”一起割?
Notability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使用过的用户可能会一头雾水 。其实 , 这是iOS上一款付费的笔记和PDF注释工具App , 由Ginger Labs开发 , 用户主要以学生为主 。便于理解 , 可以类比为印象笔记或者微软的OneNote 。
据了解 , 此前Notability的买断价格 , 长期保持在60元左右 , 变为订阅制后 , 一年收费则涨至80元 。而此前已买断的会员获得的“补偿” , 仅仅是赠送一年免费会员 。目前Notability官网已经作出更新 。从页面可以看到 , 免费使用的功能寥寥可数 , 而要解锁更多功能则需要每年订阅付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