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科学好故事|申请加入星系俱乐部:人类搜寻外星生命技术史( 六 )


无论外星技术特征的形式如何 , 都有一个统一的前提:无论外星文明是否希望被探测到 , 我们都有可能探测到它们 。 但这种透明性原则是双向的 , 如果外星人会因为自己的正常活动而暴露在我们的目光之下 , 那我们也可能暴露在它们的目光之下 。 今年年初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研究指出 , 我们附近有1715个恒星系能看到地球从太阳前方穿过 。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 , 地球大气就可能将我们的工业秘密暴露无遗 , 比如氢氟烃化合物、二氧化氮等等 。
科幻小说中常常警告我们 , 不要将自己的存在向外星人广而告之 , 因为它们一旦掌握了我们的位置 , 就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 。 这也是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的核心思想 。 大多数科学家对向太空发送信号的项目都持谨慎态度 , 霍金也曾公开反对过这种想法 。 但技术特征理念指出 , 这些担忧更多出于恐惧、而非出于逻辑 。 曾在塔特手下工作的心理学家及天体生物学家道格拉斯·瓦科赫就秉持着这一观点:“人们总感觉外太空就像一座危险重重的森林 , 因此我们最好藏起来、不要叫人发现;但事实上 , 要想躲藏起来 , 如今为时已晚 。 既然如此 ,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瓦科赫成立的组织METI International的名字已经暗示了他的答案 。 METI意为“向外星智慧生物发送信息” , 差不多刚好与SETI(搜索外星智慧生物)反过来 。 瓦科赫等METI支持者认为 , 既然我们的技术特征早已暴露在外 , 任何人都能看见 , 而且目前尚未给我们招来任何祸端 , 我们也许并不需要担心向外界宣布自己的存在会带来什么危险 。
如果抛开这种恐惧不谈 , 我们不妨好好思索一下自己想说什么 , 毕竟这个话题非常丰富、也非常有趣 。 目前为止 , 人类只尝试了几次向外发射星际信号 。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第一次:1974年 , SETI的先驱弗兰克·德雷克向M13星团发射了一个射电信号 , 编码信息中包括DNA、人类、以及用于发射该信号的射电望远镜的图像 。
但此次尝试存在一大限制(其后的几次尝试也是如此):德雷克并没有解决“外星人何必回复我们”的问题 。 从统计上来说 , 我们能联系到的任何外星文明也许都比我们古老得多、技术也发达得多 。 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 才能对它们有一定价值呢?也许我们提供的信息可以让它们想起自己的起源 , 也许能提供智慧物种演化方式的新思路 。 也许它们会出于善意回复我们一下 , 但也可能不这么做 。 无论如何 , 弄清外星社会的动机将是技术特征研究领域的新级别挑战 。
“缺少动机”或许可以解释费米悖论 。 假如它们知道我们的存在 , 为什么不联系我们呢?也许是因为外星智慧文明并不存在 , 但也有可能因为它们对我们完全不感兴趣 。 已逝的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师罗纳德·布雷斯韦尔将SETI比作“申请加入星系俱乐部” 。 “但我们得先拿到邀请函才行 。 ”瓦科赫指出 , “不管我想加入哪个俱乐部 , 都需要先提出申请 。 假如被俱乐部接收 , 我还要支付会员费才行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