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科学好故事|申请加入星系俱乐部:人类搜寻外星生命技术史( 五 )


不过 , 技术特征不一定会以污染物的形式存在 。 人工照明的光谱与恒星的光线大不相同 , 因此未来的望远镜或许可以捕捉到外星大都市夜晚的光芒 。 据我们所知 , 任何能量使用过程都会释放出热量 。 如果对异常的红外热排放现象进行搜寻 , 也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系外行星上的城市或工业园区 。 然而 , 这些信号有可能比氢氟烃化合物或太阳能电池板更不易察觉 。 利用现有探测途径 , 我们也许根本发现不了它们 , 除非外星文明的规模远远超出人类有史以来的任何成就 。
但话又说回来 , 它们为何要这么做呢?SETI的领衔研究员、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杰森·莱特针对外星人造物撰写了大量文章 。 例如 , 当外星人口超过了行星可容纳规模后 , 它们也许就会围绕自己的恒星修建一个巨型结构 , 提供更多居住空间 , 或是更好地捕捉恒星的能量 。 按照这种设想 , 我们能观测到的就不仅是科技的副产物了 , 而是技术本身 。 从远处来看 , 这颗被巨型结构围绕的恒星的光芒会先开始闪烁 , 然后随着工程完工逐渐黯淡下去 , 最终只剩下该巨型结构发出的红外热量 。
六年前 , 这种设想一度差点“成真” 。 天文学家塔贝莎·博亚吉安发现了一颗非常古怪的变星 , 与之前发现过的任何天体都不一样 。 就连她的同事们都不得不承认 , 他们无法彻底排除这是个外星巨型结构的可能性 。 虽然目前天文学界达成的共识为 , 这颗变星并没有那么玄乎 , 可能只是一颗由尘埃环围绕的年轻恒星而已 。 但这场争议为技术特征研究领域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 也使得莱特开始思索 , 如何以更负责、更科学、更严格的方式调查外星人造物 。
莱特对外星技术的设想可谓天马行空 。 他认为 , 外星技术可能已有数百万年、甚至数十亿年之久 , 形式可能是自动太空探测器 , 也可能是远古时期考察活动留下的太空垃圾 , 就像阿波罗任务留下的遗骸一样 。 我们只有抱着如此开放的心态 , 才有可能找到可行的探测方法 , 找到外星技术特征在我们周围留下的蛛丝马迹 。
但在地球上搜索外星技术的痕迹也许纯属浪费时间 。 地球的地质活动太过活跃 , 而且地球生命的破坏性太强 。 相比之下 , 在月球上展开搜索也许更合适些 。 在月球上 , 任何由访客留下的结构或设备都会永久保留下去 , 也许借助图像搜索或雷达扫描便可发现它们 。 外星人也许还会在稳定轨道上放置一些太空探测器 , 用于监测太阳系 。 对轨道的稳定性要求虽然排除了很多地点 , 但像小行星带这样的区域倒是有可能的 , 因为探测器可以与周围的小石块融为一体、不易被我们发现 。
人造天体的颜色和成分也许与普通天体明显不同 , 并且内部可能是空心的 , 因此密度会比普通小行星低许多 。 由于密度较低 , 它们的轨道可能会在阳光的压力下发生偏移 。 假如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 我们甚至可以在其改变轨道时发现它们的踪迹 。 从2023年开始 , 智利的鲁宾天文台将对太阳系内的小型天体展开目前为止最大范围的搜寻 。 研究人员希望能建立起一套预警系统 , 一旦望远镜探测到长相古怪的物体 , 就会将其标记为“可能的技术特征” , 以开展进一步分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