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众生相:豪气淡了,埋头经营本身( 三 )


流量只是手段 , 而非目的 。 各个平台的直通车 , 张毅几乎都搭过一遍 。 他说 , 即便去那些后起的新兴平台 , 货品和经营能力不过硬 , 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好转 , “我有一次试了三个小时就没了 , 成交了两单 。 ”
这是双十一的另一面 。 经营必然会有优胜劣汰 , 商业的也总归会回归商业 。 如果一个机制中 , 深耕经营的商家与沉迷规则漏洞的商家获取的利益一致、结果相同 , 这个机制本就有着巨大问题 。
而双十一对于商家而言 , 无疑是最好的试金石 。 “是骡子是马 , 拉出来遛遛” , 商家的经营方向如果不正确 , 其结果也自然不会好 。
“我很忙 , 没时间聊天”
然而 , 即便存在一些落寞的商家 , 更多的商家今年的处境正好相反 , 他们的店铺销量比以往火热数倍 , 甚至目前就已经出现人手不够难以应付的情况 。
受限电影响 , 有部分代工厂白天实行“开二停五” , 生产压力一下子堆到了半夜 。 其中供应链是压力最大的部门 , 刘璐甚至两个月都没有出现在办公室 , “全都在各地工厂备货” 。
10月20日 , 下午两点开启预售 , 不到2小时 , 一家护肤品牌逐本的销售额突然比去年多了10倍 。 联合创始人沈东来根本无暇庆祝 , 他们得赶紧调货 。
潮牌CLIMAX VISION第一次参加双十一 , 为了备货 , 工厂70多个工人根本不能应付预计的备货数目 , 紧急招了30多人 。 1400平方米的老工厂无法完成订单 , 又新开了一个1100平方米的新厂 。 负责天猫运营的李渭还计划 , 下一步打算把公司从工厂搬到写字楼办公 , 吸引更高端的人才 。

|双十一众生相:豪气淡了,埋头经营本身
文章图片
图4/6

化妆品类一直将天猫视为主阵地 , 今年预售的火爆程度让他们始料未及 。
高原最近一直在加班 , “我们算是老品牌了” 。 可看到几个新的护肤品牌在20号便完成目标 , 卖了7个亿时 , 刚松下的神经又会紧绷起来 。
今年不少国货美妆品牌都在预售阶段集中发力 , 或许是提前完成双十一目标的原因之一 。 为了备货、抢预售 , 许多人熬更守夜 , 一位商家说:“我真的很忙 , 没时间聊天” 。
处在平台与品牌之间的若羽臣透露 , 目前运营同学比较累 , 不过双十一战线拉长 , 导致节奏也被拉伸到一个月 , 大大降低了商家的压力 。
归结火热的原因 , 一位品牌方告诉光子星球 , 光靠营销不能持久 , 精细化、多渠道、私域运营一个都不能少 , “如今不仅老品牌在调整 , 新品牌也在试着摆脱流量依赖” 。 高原提到 , 完美日记近年就一直在做私域 , 改变了过去疯狂投放的策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