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飞飞则阐述了实现数字化的四维融合 , “一是能源+自动化 , 二是从终端到云 , 三是从设计与建造 , 到运营和维护 , 四是从分散式管理到集成化企业管理 。 ”
文章图片
上述所提及的AI工业视觉检测平台就是第三部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 , “在接下来的一年到两年之内 , AI视觉的推广将是我们的重点之一 , ”李聪说道 。
制造业工厂如何与云厂商合作满足数字化转型需要?
武汉工厂所生产的小型断路器、接触器等电器部件 , 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焊接、绕线操作 , 即便是用全自动化设备 , 也不可能使液态的焊锡、柔软的铜丝的厚度、形态完全统一 。
那么就需要后续大量的产品外观质量检测 。 曾经使用的是人工目视检测或传统视觉检测(通过生产线上的工业照相机对每件产品进行外观拍摄 , 将其与标准样品对比以判断其是否有外观缺陷) 。
“传统的工业制造当中 , 我们会通过员工每天去看 , 当这个产品如果一天生产15片的时候 , 大家看起来可能会觉得比较轻松 。 如果这个产品一天生产15万片 , 如果再去靠人看的话 , 那么对稳定性和准确率产生很大挑战 , ”李聪讲解道 。
而AI工业视觉检测平台可以实现0漏检 , 0.5%误检率 。 “0漏检是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 比如用在安全相关的急停按钮开关 , 哪怕是0.1%的漏检率也存在巨大风险 , ”冒飞飞表示 , “为什么我们允许0.5%的误检率呢?模型要有非常大量的样本进行训练 , 完全做到0其实非常难 。 允许0.5% , 就是允许可以把好的判成不好的 , 然后会再检查一遍 , 保证检测精度 。 ”
他认为 , 成功构建AI工业视觉检测平台的关键是检测模型的建模、训练和迭代 。 但如果采用传统的自建服务器方式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 “其一是模型训练和迭代需要巨大的算力 , 成本非常高;其二是在进行模型训练时需要工程师到全国各地工厂去采集数据 ,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 ”
而后施耐德电气选择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 。
文章图片
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中国区IT总监 曹捷
“具体来看 , AI工业视觉检测平台实际上是一个云边协同的融合架构 , 实现云边端一体化数智闭环的系统 。 在云端我们可以实现海量的样本数据的存储、标注 , 同时在云端通过Amazon Sagemaker机器学习框架和弹性算力的提供来训练工业模型 , 模型训练好了以后再通过云边协同的方式 , 把云端的模型下发到产线边缘侧 , 执行边缘推理 , 并通过产线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完成和工业控制元件的集成 , 从而实现一个整体的闭环回路 。 ”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中国区IT总监曹捷介绍 。
推荐阅读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解决方案|蓝思科技:两智能制造项目入选工信部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解决方案榜单
- Samsung|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正常运行 已进行封闭管理
- 移动|全国首台低温高效提取移动智能工厂落户江西
- 最新消息|美光西安DRAM工厂遭受影响:预计将出现供货延误
- the|美CDC:抗原检测的“黑洞”可能隐藏着COVID-19“冰山”
- Intel|SK海力士完成接管英特尔闪存业务及国内工厂
- Samsung|三星调整西安工厂运营 英伟达躺枪
- Foxconn|富士康印度工厂因食物中毒事件暂停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