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宇宙循环,“永世”轮回?诺奖得主试图改写宇宙起源

直播:2021腾讯科学WE大会:跟“天字号”科学家一起洞察天机
很少有科学家能像他这样 , 在关于宇宙的最重大问题上给出决定性的回答 , 泽被后世 。
更少有科学家敢像他那样 , 以耄耋之龄孤身闯入无人行走的认知迷雾 , 大胆远眺‘宇宙大爆炸’之前的世界 。
他就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爵士 。

新浪科技综合|宇宙循环,“永世”轮回?诺奖得主试图改写宇宙起源
文章图片
图1/5

2020年 , 他凭借上世纪60年代对‘黑洞可以在真实宇宙中自然产生’一锤定音的证明 , 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 。
他的这一证明被学界誉为‘彭罗斯奇点定理’ , 也正是基于该成果 , 他与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一道 , 进一步证明宇宙发端的‘大爆炸’也来自一个奇点 。
晚年的彭罗斯没有止步 。 2010年前后 , 他提出一个相当大胆的假说:鉴于宇宙的遥远未来与宇宙的大爆炸开端在数学上极其相似 , 也许宇宙并非只有一次大爆炸 , 而是在一个个从大爆炸到死亡的‘永世’(aeon)中反复循环 。
他将这一无比宏大的假说命名为‘共形循环宇宙论’(ConformalCyclicCosmology , 简称CCC) 。 讲他的故事 , 要从黑洞说起 。
探究黑洞奥秘
从1783年开始 , 就有科学家根据牛顿力学提出 , 如果宇宙中有一种质量足够大而半径有限的天体 , 那么光线将无法从它表面逃离 。
1915年 ,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横空出世 , 他告诉我们 , 物质如何让时空弯曲 , 而时空弯曲又如何影响物质的运动 。 这一理论 , 取代牛顿力学成为现代物理学理解时空本质的基础理论 。
很快就有物理学家计算出 , 广义相对论同样预言 , 当一个大质量天体压缩到足够小的半径内 , 光将无法摆脱其引力 。 这在后来被称作‘黑洞’ 。
但包括爱因斯坦本人在内的一些物理学家 , 对这个说法存在质疑:他们认为这个假说的推算过程采用球对称假设 , 而受磁场、自转等影响 , 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完美球对称的天体 , 因此黑洞在现实中无法形成 。
而这一质疑 , 在爱因斯坦去世10年后 , 被彭罗斯彻底驳回了 , 他用独到的数学工具解答了黑洞形成的问题 。 彭罗斯引入了‘俘获面’的概念 , 他证明 , 一旦俘获面形成 , 一切进入俘获面的物质 , 不仅无法逃逸 , 而且必然终将被压缩到黑洞中心的一点——‘奇点’ 。 1965年发表的‘彭罗斯奇点定理’ , 一锤定音地证明黑洞确实可以在真实宇宙中自然形成——这项成果 , 被视为爱因斯坦之后对广义相对论的最重要贡献 , 这也是他在202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 。
揭示宇宙起源
‘奇点’只是起点 , 奇点定理的发现又引发了他对宇宙起源的探索 , 而这也正出自他与毕生诤友、著名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合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