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滚动|首个新冠口服特效药上市,能否搅动抗疫市场格局?
来源:36氪
未来不论是疫苗 , 还是中和抗体药 , 亦或是小分子药 , 市场需求均将持续 。
文|顿雨婷
封面来源|IC photo
11月4日 , 默沙东/Ridgeback宣布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监管局(MHRA)已在英国批准莫努匹韦(molnupiravir)上市 , 用于治疗重症和住院风险较高的轻至中度COVID-19成人患者 。
Molnupiravir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成人轻度至中度COVID-19的口服抗病毒药物 , 这些患者经SARS-CoV-2诊断测试呈阳性且至少存在一个发展为严重疾病的风险因素 。
据悉 , Molnupiravir最初是针对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药物 , 研究发现其对SARS、MERS等冠状病毒有效 , 后转化成为新冠特效药 。
目前 , Molnupiravir由默沙东和Ridgeback公司共同开发 , Ridgeback从默沙东获得了首付款 , 未来还将基于临床开发和注册进展获得里程金 。 两家公司未来将平分药物销售后的利润 。
今年6月9日 , 默沙东曾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一项采购协议 , 一旦获得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或者正式批准 , 将向美国政府提供170万疗程(约12亿美元)的molnupiravir药物 。 由此估算 , molnupiravir平均每疗程约706美元 。
在上周举办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 , 默沙东预计 , 如果在今年12月顺利获得EUA , molnupiravir将在2022年获得50亿-70亿美元销售额 。 默沙东及Ridgeback还表示 , 他们已经与联合国成一项治疗许可协议 , 允许105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共享该药 。
首个获批的“抗新冠”口服药
这款药的意义何在?它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 。
据悉 , 口服药可用于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 , 减少病毒/感染潜在传播 , 对免疫应答缺乏的患者进行治疗 , 同时口服药物比抗体药物给药更加便捷、可及性强、产能限制更小、社会成本更低 。
具体来说 , 针对小分子药物能够进入细胞内部 , 对病毒复制和入胞过程起到抑制作用 , 这是生物药物无可比拟的;此外 , 可口服的小分子药物存储和运输方便 , 给药方式友好 , 对医疗环境的要求低 。
作为口服的小分子药物 , Molnupiravir的结构式并不复杂 , 且是核苷类似物 N4-羟基胞苷(NHC)的口服前体药物 , 合成难度较低 。 相较之下 , 抗体药物的生产则需要依赖生物制药方法生成 , 耗时耗材 。
上述优势均将使Molnupiravir在新冠这种全球大流行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治疗意义 。
在此之前 , 在小分子药物领域 , 已有两款药获批上市或获批紧急使用 , 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 分别为吉利德的瑞德西韦(注射液)、礼来制药的巴瑞替尼(片剂) 。
其中 , 瑞德西韦已于2020年10年在美上市 , 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达到40公斤且需住院的新冠患者;巴瑞替尼则在2021年7月获FDA紧急使用授权 , 可单药治疗新冠住院患者 。 不过 , 二者均属于“老药新用” , 疗效存在争议 。
推荐阅读
- 设备|雷军亲自演示 MIUI 13“小米妙享中心”:一拖流转媒体内容
- 相关|科大讯飞:虚拟人交互平台1.0在媒体等行业已形成标准产品和应用
- 数据|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面世
- 媒体|贵阳“融媒大脑”平台发布
- 材料|真我 GT2 Pro 预热:50MP 舰双主摄、realme 首个显微镜镜头
- 疫苗|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四价流脑疫苗正式获批
- 样本|国内首个在库运行超百万份生物样本全自动化库落户广州
- the|流媒体大战白热化:明年美8大媒体集团内容开支将达1150亿美元
- 甘肃|四维图新及旗下世纪高通参与建设甘肃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基地
- CHINA|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 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