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6 日消息 ,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 , 李微雪教授所领导的理论与计算催化团队经过八年攻关 , 提出并建立了界面作用调控纳米催化剂生长动力学理论和双功能载体高通量筛选策略 , 为理性设计和筛选稳定的抗烧结纳米催化剂提供了参考 。
IT之家了解到 , 该研究成果已于 11 月 5 日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 上 。
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的设计研发 , 对于提高催化反应效率、节能降耗并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迫切需要先进催化理论的发展和指导 。
【稳定性|中国科大提出纳米催化剂抗烧结的稳定性理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微雪教授和团队成员胡素磊博士使用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数据驱动科学发现研究范式 , 探索控制纳米材料生长的基本原理 , 以热诱导和化学诱导纳米催化剂生长动力学为着眼点 , 揭示了金属与载体界面作用的线性标度关系和相应的描述符 , 建立了界面作用控制纳米催化剂生长动力学和抗烧结性的理论方法 。
该理论被基于第一性原理神经网络势函数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大量已发表实验数据证实 。 在此基础上 , 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双功能载体打破标度关系限制的高通量筛选策略 , 为改进纳米催化剂的抗烧结稳定性提供了理论研究方法 。
I
文章图片
论文链接:
http://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i9828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