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为何气球蹭一蹭就能贴墙上?因为有了电,电是怎么来的?( 二 )


人类对于电的认知似乎走入了某种“歧途” 。 将人们对于电的认知重新拉回正路上的人就是名声赫赫的富兰克林 , 他认为电只有一种 , 并不存在什么“玻璃电”和“树脂电” , 吸引力和排斥力的产生是电的“盈余”和“缺额”所导致的 。

科学|为何气球蹭一蹭就能贴墙上?因为有了电,电是怎么来的?
富兰克林认为电本身就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之上 , 这种认知在当时而言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 因为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 , 而电子是原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既然所有物体都有电 , 那么吸引力和排斥力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在擦拭的过程中 , 一些物体上的电会减少 , 而减少的电并不会消失 , 它们会跑到另一个物体上 , 于是一个物体上的电就发生了缺额 , 而另一个物体上的电则出现了盈余 。 一个电盈余的物体与一个电缺额的物体之间会产生吸引力 , 而两个电盈余的物体或两个电缺额的物体之间则会产生排斥力 。 富兰克林的解释与我们现在对于电的认知已经十分接近了 , 唯一的缺陷就是它把盈余和缺额给搞反了 。

科学|为何气球蹭一蹭就能贴墙上?因为有了电,电是怎么来的?
富兰克林认为用丝绸擦拭玻璃棒之后 , 玻璃棒上的电子会跑到丝绸上 , 所以玻璃棒是电缺额 , 而丝绸则是电盈余 ,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 出现盈余的其实是玻璃 。
物体在相互接触擦拭之后为什么会产生电 , 现在已经搞明白了 , 但有一件事情却是我们至今都弄不明白的 , 那就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 , 为什么会导致电子的缺失和盈余 , 为什么接触之后 , 有些物体就倾向于失去电子 , 而有些物体就倾向于获得电子呢?而且不同的物体失去电子和获得电子的能力也不相同 , 而外部环境也会使物体获得和失去电子的能力发生变化 。 我们感觉我们对于电已经有了较深的认知 , 但实际上就连最基本的接触为什么会生电 , 我们也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