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解码首个隐私计算金融平台,数据资产化还有多远?( 三 )


值得注意的是 , 此前金融行业已有多个隐私计算应用场景落地 。 例如 , 蚂蚁集团旗下蚂蚁链推出了摩斯多方安全计算平台 , 并依托该平台推出了联合营销、联合风控等应用场景 , 且在重庆富民银行等金融机构落地 。
不过 , 多位受访者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以往落地的隐私计算应用多是针对具体场景 , 相当于做了一个App , 而光大银行多方安全计算平台类似一个可搭载多个App的操作系统 , 且设有通用编程接口 , 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开发新的场景应用 。 “将一个可编程可扩展的隐私计算平台嵌入银行生产系统 , 在业内尚属首次 。 ”华控清交副总裁、金融板块负责人吕亚振强调 。
此外 , 王磊向《财经》采访人员透露 , 除集团内部数据协同外 , 光大银行正在与多个集团外部企业探讨数据合作 , 未来可能共同开发联合风控等更多应用场景 。
实际上 , 有银行业金融科技公司对《财经》采访人员直言 , 部分金融科技巨头或许技术能力上没有问题 , 但银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和合规要求非常高 , 决策过程中更倾向于纯技术公司 。
以光大银行多方安全计算平台部署为例 , 华控清交副总裁、技术负责人黄斌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该平台仅评审就耗时两个月 , 除常见的“同城双活”毫秒级无感切换等要求外 , 光大银行对系统合规性组织了八次评审会议 , 对400余项评审项目一一过审 。 过程中 , 评审方几乎把系统里每一段代码翻出来检查 , 操作系统版本必须是经认证版本 , 所有中间件必须在经认证的产品目录内 。 王磊坦言:“从初始产品到真正部署 , 基本让他们重新干了一遍 。 ”华控清交团队将这一过程形容为“扒了一层皮” 。
张旭东表示 , 该平台是当前业内唯一进入银行生产系统使用的基础设施平台案例 。 平台上线后 , 业界对此高度关注 , 多家金融机构就此与华控清交展开接洽 。 10月12日 , 该公司正式宣布完成5亿元B轮融资 , 投后估值超40亿元 , 投资方包括浦发银行旗下浦信资本、中金公司等 。
此外 , 据《财经》采访人员多方了解 , 当前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的隐私计算平台项目也都在建设中 。
数据安全流通:联合营销、联合风控
光大银行对隐私计算的探索始于集团层面的协同需求 。 作为一家金融控股集团 , 光大集团旗下拥有财富、投资、投行、环保、旅游、健康六大业务板块 , 仅核心企业就有十余家 。 2018年 , 董事长李晓鹏提出构建财富E-SBU(光大生态协同战略) , 希望加强集团各业务板块间的业务协同 , 其中包括集团成员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 。
与此同时 , 近几年国家对数据安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 金融机构掌握了用户大量敏感信息 , 其信息保护工作受到愈发严格的监管 。 “我们一直在思考 , 怎样用一种好的方式 , 既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 又能保证数据安全 。 ”王磊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尽管是集团成员内部协同 , 但毕竟是两个独立法人 , 对于客户信息、交易信息的传输共享 , 光大仍然保持慎重 。 2020年底 , 央行发布《多方安全计算金融应用技术规范》金融行业标准 , 为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流通提供了技术规范和指导 。 同期 , 光大银行启动了隐私计算平台建设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