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新科技是如何助力兰州全民战“疫”的?( 二 )


10月22日 , 兰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从深圳调入7台大型移动方舱实验室和90台PCR(聚合酶链反应)仪器 , 开展“第三方检测” 。 据介绍 , 每台方舱日检测能力为1.5万管 , 10:1混采就是15万人份 , 7台方舱日检测能力可达到100万人份 。
“方舱的自动化、工程化、智能化程度非常高 。 ”方舱实验室负责人贾曼玉介绍说 , 方舱检测实验室收到采样试管后 , 系统扫描录入每个样本信息 , 然后排版自动分配到版孔当中 , 自动进行核酸提取检测 , 3个小时就可以出结果 。
正是有了方舱实验室的助力 , 从10月24日开始 , 兰州市用一周时间连续完成了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 平均2天一轮 。
本土科技“小刀”初试
疫情防控也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科技比拼” 。 在兰州的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 当地的许多本土新科技也纷纷亮相 。
据悉 , 自去年以来 , 兰州市科技局就围绕提升新冠肺炎联防联控能力 , 启动了一批科研攻关项目 , 在本轮疫情阻击战中这些新项目、新科技都派上了大用场 。
甘肃天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等离子体灭菌器在新冠肺炎防疫中的推广应用”项目研发的等离子体灭菌器能起到灭菌杀毒、净化空气的作用 , 已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市肺科医院等医疗机构使用 。
甘肃新锐智能科技研究院承担的“新型冠状病毒红外热像多人体温检测系统研究”项目研发的测温仪具有对人体无害、测温效率高、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 , 已应用于兰州市多个交通站点、居民小区 。
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监控系统+防控排查系统(APP)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查上报平台”项目 , 依托大数据分析系统 , 对交通、通信、人口等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为疾控管理部门形成各类数据可视化及统计报表 , 切实提高了各级疫情数据上报时效性和统计数据准确性 。
【肺炎疫情|新科技是如何助力兰州全民战“疫”的?】此外 , 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和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等研究团队在病毒核酸检测、致病机理、病理研究、防控与治疗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科研攻关项目也在防疫一线发挥着科技力量 。 采访人员 康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