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平台而言 , UP主同时输出视频创作内容和直播内容 , 也能在社区内容的调性上保持一致 。
这是因为B站的本质仍然是视频社区 , 并不是纯粹的直播平台 。 相较于传统的游戏直播与秀场直播模式 , B站主播想要“固粉” , 除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必要的直播技巧外 , 更需要重视视频内容的创作以实现粉丝沉淀 。
因此B站鼓励UP主成为主播的理想路径在于 , 以优质视频内容吸引观众 , 并在直播中以互动增进与粉丝的感情 , 同时直播也能够成为视频创作的源泉 , 为社区带来丰富的内容产出 。
例如S11期间 , 官方联动UP主进行征稿创作 , 在音乐、舞蹈、动画、手工、科技等等内容分区中都诞生出了丰富的创意视频 。 截至11月7日 , 赛事期间B站英雄联盟相关视频的投稿量突破40万 , 较S10同比增长超150%;相关视频总播放量突破28亿 , 较去年S10同比增长超55% 。
文章图片
(B站UP主"哦呼w"将《英雄联盟》变成了一个极具节奏性的音乐游戏)
如果说鼓励UP成为主播 , 签约头部UP是B站直播的“顶层设计” , 那么实现UP主有效转化为主播 , 吸引新人UP主尝试直播 , 就有赖于产品设计、活动策划和社区搭建等诸多细节了 。
例如在产品设计上 , 在UP头像处显示“正在直播” , 将视频的观众引导向直播间 , 或者通过各类主播的专项扶持计划、BLS等直播赛 , 激发主播活跃度 , 增加商业价值 。
文章图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 人们认为B站直播业务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用户走进直播间 。 毕竟本质上直播是一门公认的“注意力生意” , 而“注意力”作为内容产业里公认的稀缺资源 , 被普遍认为更适合主动去讨 , 而不是被动等待着人们去挑 , 这多少有些挑战B站骨子里的Z世代精神——兴趣匹配是主要的 , 技术专精是主要的 , 为了所谓的“更受欢迎妥协出圈”是没必要的 。
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 因为理论上 , 如果我们把B站的用户默认为对深度内容有需求的人 , 会发现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比例问题——不满足于需求仅仅只是被基本满足的人 , 从来都是少数 , 并且这种“少数”的状态往往来自于客观条件的不允许——比如支持设备的未普及、费用时间等参与门槛过高等等 。
换句话说 , 随着直播作为一个单独的行业门类健康发展 , 理论上B站面临的“挑流量”问题会随着直播基本盘的扩大自然解决 , 而“高需求用户”的另一面 , 也就是会相应产生更多有价值交互行为的一面 , 则会被进一步放大 。
推荐阅读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Intel|英特尔放出i9-12900K平台PCIe 5.0 SSD演示 突破13GB/s传输速率
- Intel|Intel在Alder Lake平台演示PM1743 PCIe Gen 5 SSD,带宽达14GB/s
- 科技创新平台|云南:打造世界一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 硬件|Intel 11代酷睿4核15瓦超迷你平台 仅有信用卡大小
- 平台|[原]蚂蚁集团SOFAStack:新一代分布式云PaaS平台,打造企业上云新体验
- 协作|微软发布了个“圈”,官方详解Microsoft Loop全新协作平台
- 审判|直接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怀柔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成立
- 相关|科大讯飞:虚拟人交互平台1.0在媒体等行业已形成标准产品和应用
- 平台|数梦工场助力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