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风口”还是“虎口”:我们应如何看待元宇宙?

(经观东西)“风口”还是“虎口”:我们应如何看待元宇宙?
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电 题:“风口”还是“虎口”:我们应如何看待元宇宙?
中新社采访人员 刘亮
随着Facebook宣布正式改名为“Meta” , 迅速蹿红的“元宇宙”概念再次掀起关注热潮 。 元宇宙是什么?大热之下 , 元宇宙是“风口”还是“虎口”?我们应如何理性看待元宇宙?近日 , 长江商学院副教授李洋向中新社采访人员分析元宇宙相关问题 。
何为“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近期受到广泛关注 , 但事实上 , 元宇宙并非一个新的概念 。
李洋指出 , “元宇宙”一词翻译自英文“Metaverse” , 最早是由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其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创造的合成词(meta+universe) 。 此番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 , “Meta”一词正是取自“Metaverse”的前缀 。
李洋介绍 , “meta”一词 , 除了“元”这一译法 , 其实还含有“超越”和“之后”的寓意 , 如“metaphysics”(形而上学)就具有超出物质世界本身的含义 。
“如果要翻译得更形象一些 , 超宇宙或后宇宙或许更能体现元宇宙与我们当前现实世界的不同 。 它是超出我们现实可观察的宇宙和虚拟世界 , 是人为创造出的数字化世界的幻象和映射 。 ”李洋说 。
正如尼尔·斯蒂芬森在小说《雪崩》中所描述的元宇宙 , 人只要戴上耳机和目镜 , 找到连接终端 , 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
关于“元宇宙”的概念 , 李洋坦言 , 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 。 在他看来 , 元宇宙实际上描述的是数字科技发展后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的一种设想: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被进一步模糊的世界 。
元宇宙时代还有多远?
李洋指出 , 为了打造可与现实世界媲美的“真实感” , 元宇宙不仅需要注重人体的“五感”(视觉 , 听觉 , 味觉 , 触觉 , 感觉) , 还需打造环境的真实感以及社会经历的真实感 。 这需要不同的前沿技术在背后作支撑 , 涉及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 , 以及大数据、传输技术、边缘计算、云计算、图形计算、AI(人工智能)等 。
“它需要多种前沿相关技术的高度融合才可能实现 , 但现在看来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步 。 ”李洋说 。
既然元宇宙离我们尚远 , 为何这段时间这一概念会突然被广泛传播?李洋分析有多方面原因 。
首先 , 从技术层面看 , 元宇宙与当前的某些技术环节具有相关性 。 如我们熟悉的VR、AR、人工智能、图形计算等 。 换言之 , 当前众多前沿数字技术都属于元宇宙的技术细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