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11”临近 , 电商企业的大促活动早已全网铺开 。 原价、预售价、跨店满减、店铺优惠、预付定金优惠、膨胀金、加购指定商品优惠、收藏店铺优惠、会员特惠……商家的促销规则花样翻新 , 不少消费者拿根铅笔算了半天 , 终于找出一个优惠三块五毛的最优领券策略 。 让人直呼“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11’”了 。
名目繁多的价格优惠 , 层出不穷的促销方案 , 已经成了消费者的“烧脑游戏” , 但到最后消费者却并没有得到多少真正的优惠 。
一位杭州市民在浏览双十一购物页面
老话说 , 买的总是没有卖的精 , 这些复杂的促销规则 , 毫无疑问都是商家反复斟酌后的结果 , 它背后是商家和平台赚取最大化利润的商业考量 , 如分享获得优惠券是为了增加平台活跃用户 , 收藏店铺优惠是为了增强用户黏性 , 定金加尾款的设计则既可降低消费者冲动消费导致的退货行为 , 又可以科学统筹配货方案 ,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等 。
【双十一|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11”?】作为电商领域年度最受关注的促销活动 , “双11”已经成为电商企业每年最关注的“营销战” , 也是“网购族”血拼扫货的狂欢节 。 “双11”完全是一个中国电商蓬勃发展环境下催生的产物 。 在2010年前后 , 中国电商方兴未艾之际 , 头部平台联合少数商家 , 通过电商五折促销等简单粗暴的巨大价格折扣 , 在迅速扩大销售额的同时给消费者植入“双11”的购物节概念 。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 电子商务在中国早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 , 电商“蓝海”变“红海” , 激烈的竞争摊薄了电商企业的利润 , 像当初那样以价格大促换销量大增的“跑马圈地式”打法难以为继 , 平台和商家都开始寻求在新环境下的生存之道 。 正是在激烈的竞争中 , 电商企业才在产品、价格、促销等政策上费尽心机地琢磨 , 既尽量维护企业利润 , 又满足消费者“薅羊毛”“贪小便宜”的心理 , 由是 , 前述花样迭出绕晕消费者的促销政策就越来越多了 。
应该说 , 作为一种纯市场行为 , 电商企业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 ,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无可厚非 , 通过创新价格政策和营销手段实现营利也是经营自由 , 但如果其促销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就应当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制裁 。
11月7日 , 在青岛顺丰华骏分拨中心 , 全自动智能分拣系统分拣包裹 。 梁孝鹏 摄
推荐阅读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最新消息|兑现承诺 格力9万名员工全部实行双休工作制
- 材料|真我 GT2 Pro 预热:50MP 舰双主摄、realme 首个显微镜镜头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RNA|高等植物第四种RNA聚合酶 可与“伙伴”高效合成双链RNA
- 双高|荣耀 Magic V 折叠屏曝光:搭载骁龙 8 Gen1,90Hz+120Hz双高刷屏
- 尺寸|小米 12 / Pro 手机 3699 元起,雷军谈“双尺寸双旗舰”如何选择
- IT|世卫组织: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对全球疫情造成“双重威胁”
- 能源|新思科技葛群:以科技重塑能源格局,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车路|首份聚焦AI助力“双碳”目标报告发布:到2030年将推动交通减碳700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