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竹米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回想一下 , 你见过最大的种子是什么?是大豆种子?玉米种子?
其实 , 世界上最大的种子 , 比人类的脑袋还要大哦!
△(图片来源:微博)
在塞舌尔普拉兰岛及库瑞岛 , 有一种当地特有的棕榈——海椰子(Lodoicea maldivica) , 它的种子直径可达50厘米 , 单个重量达15千克 , 当之无愧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种子 。
而最小的种子——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chb. f.)种子同样令人惊奇 , 1亿粒斑叶兰的种子才只有50克 。
△海椰子的种子(图片来源:net.1nongjing.com)
△斑叶兰的种子(图片来源:Wolfgang Stuppy)
大千世界 , 形形色色 ,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 , 都有属于自己的style 。
作为植物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 植物的“种子”也具有丰富的特性 。 除了刚刚提到的大小各异 , 种子从落地到萌发这个过程 , 同样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经历” 。 不同的种子 , 它们的休眠时长、萌发条件、种子寿命都是不一样的 , 下面就让我们一探种子发芽的秘密吧!
为什么有的种子要“睡”那么久?
我们都知道 , 青蛙、蛇等动物在冬天的时候会进行冬眠 , 而植物的种子在萌发之前 , 同样具有“冬眠”的习性——休眠 。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 , 但有些种子也是很任性的 , 并非条件适宜就一定会萌发 。
举个例子 , 甘草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植物 , 它的种子萌发就对水有着特别的要求 。 并非下一次雨 , 周围的水分足够了 , 甘草种子就会立刻萌发 , 它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 实验表明 , 最适宜甘草萌发的土壤含水量为20% , 而该条件需要保持3.5天才可以 。 那甘草种子是如何判断周围的环境已经达到了这种条件呢?
答案在于它的种皮 。 甘草种子的种皮结构致密 , 透水透气性差 , 只有较长时间处于湿润的环境中 , 水分才能进入种子内部 , 从而触发萌发机制 , 这也是为了保障娇嫩的幼苗有足够的水分成长 。
像甘草这种因为种皮的作用 , 阻碍了水分、空气的吸收而引起的休眠就是“种皮休眠” 。 有类似休眠习性的还有黄芪、合欢、芡实等 。
推荐阅读
- 植物|开放生物资源,保护多样性:我们为了生物安全的那些努力。
- RNA|高等植物第四种RNA聚合酶 可与“伙伴”高效合成双链RNA
- 植物|稻壳醋液,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炭厂家推荐:江西金糠新材料科技公司
- 成功|我国科学家成功揭示高等植物第四种RNA聚合酶的奥秘
- 蛋白|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植物中独特的双链RNA合成机制
- 植物学|食堂讨论带来灵感,两名学者解开植物学难题成果登上《科学》
- 未来|完美世界种子计划 | 游戏制作+实训活动+职业拓展,游戏行业大佬带你入行
- 学生|第三届华为“未来种子计划”活动闭幕式在萨格勒布举行
- 实验|期待更多“太空授课”式科普撒下探索星辰大海的种子
- 科普|期待更多“太空授课”式科普撒下探索星辰大海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