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对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 参考文献2)
△甘草种子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讲完了对“水”敏感的种子 ,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对“温度”敏感的种子 , 就以黄连种子来举例吧 。
黄连种子落地的时候 , 它的种胚还是“未成年”状态 , 处于原胚状 , 需要通过几个月低于5℃的低温环境的历练 , 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 , 才能真正完成发育 , 变成一颗真正成熟的种子 。
黄连种子的这个特殊要求可以保证种子不会在秋天落地后就开始萌发 , 而是一定要经历过低温的冬季后才会在来年春天适宜的温度环境下萌发 , 毕竟种子比新生的幼苗更容易度过难熬的冬天 , 这也是黄连适应四季轮换所进化出来的特性 。
这种因为胚未完全分化引起的休眠称为“胚休眠” , 拥有类似休眠习性的还有牡丹、芍药、北沙参等 。
在实际的农作物生产中 , 农民们往往会将脱粒后的种子立即埋进湿润的细沙里面 , 放到低温条件下贮藏1-3个月 , 这期间种子中的抑制物质ABA(脱落酸)含量下降 , 而GA(赤霉素)和CTK(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增加 , 进而打破种子的胚休眠而发芽 。
此外 , 有些植物还会同时进行种皮休眠和胚休眠 , 这种休眠叫综合休眠 。 比如野山楂就因为休眠期长而成为令人们头疼的“萌发困难户” 。
以前人们为了让山楂种子快点萌发 , 不仅需要机械裂壳 , 还需要在3~5℃的环境下冷藏9个月才能打破休眠 , 这个流程十分耗时耗力 。 经过专家们的不懈努力 , 改进工艺 , 发明了先用浓硫酸溶液进行酸蚀处理 , 再进行低温层积处理 , 可以有效缩短休眠期至3个月内的办法 , 大大缩短了山楂的育苗周期 , 成功摘掉困难户的帽子 。
△山楂的种子(图片来源:veer图库)
“睡”醒以后 , 想要发芽也不容易
种子要发芽成长 , 打破休眠仅仅是第一步 , 接下来还要满足萌发的条件才行 。 适宜的温度、水分、光照缺一不可 。
就拿“萌发温度”这一条件来讲 , 就可以把种子分成不同的类型:
低温型种子:需要在低温条件下才能萌发 , 如甘草、大黄 , 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15℃左右;中温型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25℃ , 如枸杞、三七等种子;高温型种子:最适萌发温度需要达到30℃左右 , 比如马鞭草、决明等种子;变温型种子:这可不是个图安稳的主儿 , 喜欢别样的刺激生活 , 需要有昼夜温差 , 且达到一定的幅度才行 , 例如曼陀罗、鱼腥草等植物种子 。 广适型种子: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像上述类型这么挑剔 , 板蓝根、丹参等种子的发芽对温度就没有太多要求 , 只要温度在15-30℃之间就行 , 妥妥的属于好养活类型 。 一般认为 , 种子萌发对温度有要求这种特性和产地有关 。 比如来自北方的种子属于低温型和变温型的就比较多 , 它们普遍要求全部或者有一段时间处于低温环境;而来自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的种子就多属于高温型 。
推荐阅读
- 植物|开放生物资源,保护多样性:我们为了生物安全的那些努力。
- RNA|高等植物第四种RNA聚合酶 可与“伙伴”高效合成双链RNA
- 植物|稻壳醋液,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炭厂家推荐:江西金糠新材料科技公司
- 成功|我国科学家成功揭示高等植物第四种RNA聚合酶的奥秘
- 蛋白|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植物中独特的双链RNA合成机制
- 植物学|食堂讨论带来灵感,两名学者解开植物学难题成果登上《科学》
- 未来|完美世界种子计划 | 游戏制作+实训活动+职业拓展,游戏行业大佬带你入行
- 学生|第三届华为“未来种子计划”活动闭幕式在萨格勒布举行
- 实验|期待更多“太空授课”式科普撒下探索星辰大海的种子
- 科普|期待更多“太空授课”式科普撒下探索星辰大海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