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听起来好像没什么 。
然而 , 想象一家现实中拥有几十万亿个部门的公司 , 24小时不停歇的运转几十年 , 却基本不出错的疯狂景象么?
人体 , 真的很Amazing!
文章图片
叶克膜-人工肺
我们对于人体的仿生成功么?
用时下一句流行的网络用语来回答 , “成功但没完全成功” 。
人类至今似乎还无法通过纯人工的方式完整复制任何一个人体器官 。 就算有部分功能可以被机械装置替代 , 所花费的代价也会非常巨大 。
最直观的例子有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体外呼吸与循环 , 以维持生命的叶克膜(ECMO) 。
用于代替肾脏部分功能 , 净化血液、过滤杂质的血液透析仪等 。
虽然这些装置已经汇聚了地球最为高精尖的科技 , 它们仍然难以摆脱体积大且操作复杂的根本问题 。
与人体“原装” , 小巧、高效、自动化的器官相比相去甚远 。
文章图片
小结: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准 , 还远未达到能全面掌握自己身体或者控制大自然的水平 , 故而深入研究仿生学 , 在大部分情况下 , 仍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优解 。
文章图片
血透仪-人工肾
其二:从心理层面分析 , 仿生似乎是刻在人类DNA里的本能 。
当婴儿呱呱坠地开始就会本能的模仿身边监护人的各种行为举止 。
其实不止人类 , 这一现象在大部分多细胞智慧生命体上都能被观察到 。
我认为 , 除了DNA中自带的一套成长保护机制促使我们这样做外 。
另一部分的冲动来源于生物在不断认知的过程中对于强者与未知的向往与崇敬 。
文章图片
阿吉设计的鹿角拟态路由器
小时候 , 父母在我们眼里仿佛全知全能 , 所以我们开始模仿父母的言行 。
鸟类能翱翔于人类不可触及的天空 , 于是我们开始研究飞机;大山大河如此雄伟壮丽、高不可攀 , 于是我们我们开始搭建盆景、绘制山水画;水与云雾的优雅、混沌与转瞬即逝让我们开始研究枯山水…
文章图片
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 , 仿生的冲动和吃喝拉撒可能是同源的 。
虽然它没有那么急迫 , 但是那种缓慢而持续的暗示对于人的潜意识有很大的影响 。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平板|消息称 vivo 平板明年上半年推出:骁龙 870,四边等宽全面屏设计
- 功能|Linux 微信官方版 2.1.1 正式发布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方面|摩托罗拉 moto X30 推送 mr1 版更新:优化性能,新增大量功能
- 设计|宇瞻发布 NOX 系列 DDR5 电竞内存,速度最高 7200MHz
- 圆角|诺基亚3310圆角设计,造型依旧经典
- 设计|腾讯宣布企业级设计体系 TDesign 对外开源
- 硬件|纽约设计师展示“风力涡轮机墙”将发电变成一种美学特征
- Meizu|魅族:Flyme云备份功能将于明年3月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