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再先进的无人机,也模拟不出苍蝇的高端走位
来源:原点阅读
阿兰·图灵(Alan Turing , 1912—1954)作为一名数学家 , 对自然界中那些规律性重复图案的形成产生了兴趣 。
【新浪科技综合|再先进的无人机,也模拟不出苍蝇的高端走位】阿兰·图灵
他于 1952 年发表了《形态发生的化学基础》 , 提出 , 自然界的许多生物如斑马、猎豹、贝壳上自然形成的斑纹图像 , 可能是由两种特定的物质(可以是分子层次、染色体层次或细胞层次) , 相互“反应”和“扩散”交替作用产生的 , 也就是按照一个被称为“反应 - 扩张”的模型 , 这两种组分将会自发地、自组织形成斑纹、环纹、螺旋或斑驳的斑点等结构 , 此被称为“图灵结构” 。
仿生联想与“图灵结构”图
牛津大学数学生物学名誉教授詹姆斯·莫里(JamesMurry)曾对这一现象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 , 要想直观地了解反应扩展模型是如何工作的 , 可以设想有一片干草地 , 上面有大量的蚱蜢 , 草地上发生了阴燃 , 火势正慢慢蔓延到整个草场 。 蚱蜢们被窒息了 , 大部分留在原地 , 当火蔓延到每个蚱蜢附近时 , 由于蚱蜢体内水分蒸发 , 充当了局部灭火剂 。 由于火的氧化反应与蚱蜢体内的水分蒸发扩散及其他各种参数相互作用的巧妙搭配 , 燃烧后的草地上出现不同的黑 - 黄色、近程无序远程有序的斑块 。 这就把“图灵结构”的生成作了形象的解释 。
在对这一生物斑纹形成机制的研究中 , 我们能否得到联想启示 , 由人工合成类似的物质?2018 年《科学》杂志报道 , 研究人员把哌嗪和均苯三甲酰氯两种小分子物质 , 分别溶解于水和油中 , 两种小分子在水、油相交接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 , 因扩散速度与反应速度的大小交替 , 几秒钟内在界面形成一层平滑的高分子薄膜 , 致密层厚度约为 100 纳米 。 通过向聚合反应中添加聚乙烯醇 , 调整哌嗪的扩散速度 , 最终制成一张具有纳米尺度的、有“图灵结构”的高分子斑纹膜 。 作为一种新型纳滤膜 , 这种膜材料 , 可用于饮用水的深度净化 , 如咸水淡化、工业水回收等领域 , 制净水的速度可以较传统的纳滤膜提高三、四倍 , 这也是一种从自然现象联想进行有效发明创新的实例 。
哌嗪
仿生学研究常常引发出许多奇思妙想 。 大家看到一只苍蝇轻快地转身 , 倒挂在天花板上 , 不觉得是一件新鲜事 。 然而多年来 , 科学家一直没有能搞清楚 , 这类昆虫是如何完成这一空中特技的 , 即使现代无人机也无法与苍蝇的复杂降落技巧相媲美 。 探索这一奥秘 , 可以帮助机器人、飞行员模拟昆虫独特飞行动作 , 更是一项引人入胜的研究工作 。
苍蝇如何着陆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 , 为了制造能够模仿昆虫运动的机器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机械工程师 Bo Cheng 和其团队 , 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并分析了 20 多只绿头苍蝇在一个飞行舱内倒立着着陆的场景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