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 有一个产品的发布 , 值得关注 。
在北京 , 飞书将首次举办大型产品发布会 , 推出全新的版本"π" 。
过去几个月来 , 这款字节跳动旗下的协同办公软件 , 正在逐渐"出圈" 。 出道不久 , 就已经有一群老板用户变成了"自来水" 。
雷军在社交媒体上给它做"安利" , 罗永浩在直播间帮它"带货" , 田溯宁说自己是它的"忠实粉丝" , 王小川说它"用起来有兴奋感"……
文章图片
有意思的是 , 跟很多企业中层朋友聊起飞书 , 他们也颇为认同 , 基本都是好评 。
这并不容易 。
老板自上而下 , 看重方便管理 , 降本增效;员工自下而上 , 图的是工作方便 , 能受认同 , 还要空间自由 。 绝大多数的办公软件 , 都没办法同时兼顾 , 但飞书却做得很好 。
张鹏曾经分析过飞书 。 他引用了很多互联网企业家的观感 , 认为飞书是把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系统创新 , 流程化和结构化了下来 , "是最适合互联网企业的办公协同工具" 。
从2019年正式推向市场 , 短短1年时间 , 飞书就杀进了中国协同办公软件市场的TOP 3 。
它是怎样做到的?
【1】
不得不说 , 飞书的高速成长 , 受益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少 。
上周我在广州开会 , 就听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分享了一个数据:
咨询公司Twilio对2569名企业高管的调查显示 , 新冠疫情让全球的数字化进程平均提前了5~7年 。
只有做ICT的人 , 才会理解这个数字有多么震撼 , 会对行业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
一个方便我们理解的数据是 , 仅仅2月3日 , 春节返工的第一天 , 仅仅中国 , 就有上千万家企业、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 。
很多用户对飞书的使用 , 都是由此而始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疫情的到来 , 让飞书有了为更多企业提供服务的机会 。
但是 , 这个机会 , 对于整个市场都是平等的 。
作为"后来者"的飞书 , 能快速发展壮大 , 后来居上 , 并快速"破圈" , 最终还是依靠产品本身 , 硬碰硬打出来的一片天地 。
前几天 , 跟中科创达(300496.SZ)CTO邹鹏程聊起这件事 , 他就深有感触 。
中科创达主要做智能操作系统 , 是一家在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韩国、芬兰、新加坡、印度在内的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及研发中心的科技龙头 。
在疫情前 , 中科创达的内部工作流程与管理方式 , 都以传统方式为主;而现在 , 它绝大部分的员工的日常工作协同 , 都已经通过"飞书"在线完成 。
这个转变的背后 , 中科创达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争论与试验 , 飞书最终的胜出 , 也经过了复杂的筛选 , 以及细致的考量 。
【2】
今年春节 , 邹鹏程所带领的部门遇到了一个重要课题:必须尽快找到办法 , 来解决疫情之后 , 大量员工不得不远程办公的协作问题 。
这个课题 , 让邹鹏程很开心 。
过去的工作流程里 , 很多需要在线完成的协作 , 都是通过IM工具来完成的 。 而这样的方式 , 存在太多问题:
1. 基础设施不完善
- IM(安全和效率缺失)
- 文档(几乎没有)
- 日历(几乎没有)
- 知识库(没有)
- git/gerrit (缺乏弹性 , 缺乏集中管控)
2. 某些模块体验不佳
- 联系人 -(用户体验不佳 , 没有联动 , 很少有人用)
- CRM - (用户体验不佳 , 未和其他系统打通)
- webmail 很难用(使用者很少)
3. 缺乏数据分析和智能
- 功能模块+基础设施没有打通
如果切换到在线协同软件 , 那么很多的问题 , 就可以迎刃而解 。
比如飞书 , 就提供了统一的通讯与协作能力 , 将IM、文档、日历、云盘、 音视频会议、工作台等所有办公需要的工具和系统 , 都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低噪的、安全的闭环 。
文章图片
同时 , 它根据业务需要 , 可以灵活定制 , 把每一个工具中的信息流打通 , 全面加快团队响应速度 , 极大地提升了协作效率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疫情下从IM到协同办公的工具切换需求 , 其实是为中科创达业务流程升级 , 创造了一个契机 。
【3】
按照惯例 , 部门里的理工男们启动了一个新项目:在公司内部组织不同的业务团队 , 对不同的协同办公软件分别试用 , 再就试用结果进行对比评估 。
从2月中旬到5月初 , 近3个月时间里 , 中科创达一共有500多名员工申请加入了试用计划 , 覆盖了包括多家海外分支机构的多个事业群 。
他们开始尝试使用协同办公软件 , 同时反馈了自己的意见 。
文章图片
刚开始的时候 , 很多人都并不看好飞书 , 因为它推出的时间最短 。 然而到了最后 , 最受欢迎的反而是飞书 。
中科创达技术委员会当时提交的报告显示 , 愿意选择飞书的人 , 比选择其他所有软件的人加起来都多 。 同时 , 91%的反馈员工都认为 , 飞书能够满足自己的工作需求 。
"对我自己来说 , 飞书最打动我的是它的融合协同理念 。 "邹鹏程说 , 在其他平台上 , 不同的功能模块大都是独立的 , 文档是文档 , IM是IM , 日历是日历 , 邮件是邮件……而在飞书上 , 各个模块、各个元素之间都是打通的 , 信息可以以极高的效率 , 在组织间畅通流转 。
比如 , 你在飞书上组织一场会议的时候 , 可以直接在日历中添加会议时间、会议介绍、参与人、需要提前阅览的文档等等 。 然后将这些信息和资料一键发送给所有参会人员 , 如果对方同意参会 , 则会自动添加到对方的日历中 。
甚至 , 你可以在文档中直接@某位同事 , 或者在一篇文档中 , 与以前不认识的作者展开讨论交流 。
与此同时 , 飞书在信息平权和创造力释放方面的突破 , 也获得了很多员工的认可 。
很多企业会特别强调流程和上下级 , 希望通过层层管理来确保工作的贯彻执行 , 但最终的结果 , 反而是顶层与底层之间的信息沟通 , 在一层层的组织传递过程中 , 不断被过滤和异化 , 最终导致组织僵化和创新乏力 。
而在飞书上 , 只要你入群 , 就可以看到所有历史消息 , 任何一个参与这件事情的人都默认能拿到同样的上下文;而只要订阅日历 , 就能随时了解同事的档期安排 , 以寻找共同的时间来沟通对接工作 。
这种信息的透明和快速流动 , 让每一个员工 , 都能可以基于最完整的信息 , 来进行团队的协作与工作的决策 。
文章图片
这也成为了飞书成功PK其他产品的关键 。
2020年5月 , 一份通知发送到了所有中科创达员工的邮箱 , 飞书正式成为了这家上市公司官方的沟通和协同工作工具 。
有意思的是 , 中科创达并不是强制要求员工使用飞书 , 但随着员工对它的了解 , 实际的普及速度反而超出了邹鹏程的预期 。
到11月初 , 中科创达已经有接近7000人在使用飞书 , "比我们想的更快" , 邹鹏程说 。
【4】
邹鹏程透露 , 在决定用飞书之前 , 内部最激烈的争论 , 其实不在于飞书产品本身 , 而是信息安全的尺度把握 。
"比如 , 我们脱敏的资料文档 , 是尽可能地放到飞书上 , 还是一定放在本地 , 内部都一度有三种不同意见 。 "邹鹏程说 。
类似的问题与抉择很多 , 但最终都一一得以解决 。
能解决的原因 , 一方面是飞书有足够的安全保障能力 , 另一方面是 , 飞书的架构也让中科创达可以有更平衡的问题解决方式 。
飞书是微内核的系统架构 , 提供管理和协同接口 , 充分开放平台能力 , 支持企业在上面搭建自己的专属应用 。 通过企业的自建应用 , 中科创达可以把各业务系统的信息都聚合到飞书中 , 让它真正融入到企业的业务流程里 。 这意味着 , 它就像是一个大的业务中台 , 具有非常大的扩展空间 , 中科创达可以根据自身需要 , 来保护自已的数据 , 甚至自行开发新的功能模块 。
用邹鹏程的话来说 , 飞书是给企业修了一条新的高速公路 , 而企业只需要在路口外的自家地里 , 根据需要盖房子就行了 。
这也正是很多企业与飞书已经实现的合作模式 。
比如货拉拉 , 就基于飞书开放平台自建了几十款应用 , 并与人力系统整合到同一工作台 , 实现了SSO免登录 。 同时 , 飞书还帮助货拉拉搭建了内部服务体系 , 将服务台融入各个场景 , 解决内部找人难的问题 。
【5】
在中国的互联网生态下 , 协同办公软件的选择 , 有的时候看的不是技术产品 , 而是政治 。
你在行业生态里的位置 , 可能已经决定了你的选择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飞书的存在 , 最直接的意义 , 就在于为字节跳动生态的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
事实上 , 它本来也就是从字节跳动的需求出发 , 先解决内部问题 , 再发展完善壮大推广 , 这样由内而外 , 一步步发展出来的产品 。
但事实上 , 飞书却并未局限于此 。 它的愿景 , 就是要为更多追求快速发展的企业提高效率 。 而且随着飞书的逐渐"出圈" , 它自身的强大产品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认可 。
文章图片
尤其在整个社会加速数字化的后疫情时代 , 这种基于组织流程 , 能充分实现网络创新协同 , 为企业快速赋能的力量 , 具有了更强的普适性 。
从本质上来讲 , 信息时代的革命 , 就是技术对生产力的改造 , 和对组织方式的重构 。
而在信息时代的竞争中 , 基于网络的 , 更高效的组织能力 , 对企业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 。 与那些优秀的互联网公司相比 , 传统行业对于创新组织能力的需求 , 其实更加重要 , 也更加迫切 。
或许 , 这也正是飞书为何越来越受欢迎 , 不断"破圈"的原因所在 。
【软件|“出圈”的飞书,为什么值得期待】而据了解 , 飞书今天发布会的新版本"π" , 还会在对协同办公套件、文档产品、音视频会议、开放平台等进行重大更新 , 并增加诸多提升协作办公效率的新功能 , 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
值得期待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安全|Redline Stealer恶意软件:窃取浏览器中存储的用户凭证
- Tencent|原生微信上架优麒麟软件商店